汪鳳霞
摘要:美勞和手工是幼兒美術教育的一部分,從宏觀上說是培養幼兒藝術審美認知、審美體驗的重要課程,可以使孩子通過手工創作學會如何感受和表達藝術。除此之外,手工活動的開展可以對孩子的手部肌肉進行鍛煉,在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孩子的協調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手工創作;全面發展; 藝術教育
一、創意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意義
(一)手工活動能激發幼兒動手制作的興趣和欲望
幼兒的天性是充滿好奇的,他們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創意的手工活動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感受和體會這個世界,在滿足他們好奇心的同時,更好地去認識這個世界。創造性的手工活動是一個感受非常強烈的運動過程和手性,孩子們可以用手或操作工具加工、修改各種材料,制作出占據一定空間的三維物體。創造性的手工活動可以為幼兒提供非常豐富多彩的素材,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擇材料,全身心地投入手工創作當中去。
(二)創意手工能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創造性手工活動的設計是要考慮以下兩點:其是否適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否符合兒童的發展水平?教師在開發教學內容時需要根據學科特點進行考慮。為了加強兒童手的靈活程度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可以教孩子掌握基本的雕刻、縫紉、印刷、拼字等基本手工操作。掌握這些基本技能,為這些基本操作模式的后期創建做好準備。
二、創意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忽視情感體驗
很多幼兒園存在過于注重孩子的技術表現,忽視了孩子情感體驗的問題。開展本學科手工活動所需的教材是教師根據活動需要編寫的,幼兒對教材缺乏認識和理解,致使幼兒在創造性手工教學中無法展現自己的創造能力。老師往往只意識到孩子的基本操作技能時,對幼兒的情緒變化沒有過多關注。
(二)受傳統手工教學的影響
幼兒園教師有時仍會受到傳統手工教學的影響,傳統教學方法對幼兒園的手工教學影響很大,這樣的做法在約束孩子行為的同時束縛了孩子的想法,不利于孩子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發展。
(三)手工活動的單一性
讓孩子們做一些簡單的繪畫、剪貼、撕扯、剪接等手工活動只是讓孩子們進行一些簡單的動手活動,這樣的課很無聊,活動很單調。
三、幼兒園進行創意手工教學的新策略
(一)教學目標的重心往注意情感教學轉移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孩子課堂學習的表現,更要關注孩子的情感。教師對學習課堂的關心和呵護要發自內心,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行為是真切的。在注意幼兒的個性發展方面,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和愛好,各方面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創造性的手工教學活動時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充分地展示自己。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教師應當尊重他們獨立的人格,尊重他們的思想感情、興趣愛好等,性格各不相同的孩子當然會創作出多種多樣的手工作品,這就需要教師更細心地去觀察、發現和理解每個孩子不同的特點,并根據觀察和理解的內容對孩子進行指導,使孩子在手工活動中展示的作品具有創意。
(二)教學模式由單一形式向多元化教學模式發展
多元教學模式的發展是通過一般教學原則進行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參與教學時應該充當引導者。在進行幼兒創意手工教學時,教師不需要完全按照教材本身,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應過度干預動手過程。教師在活動中的作用是引導幼兒學習,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份手工制作的材料,多樣化的材料可以使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做手工,老師在一旁觀察,及時進行指導和幫助解決孩子遇到的困難。
將手工教學活動與有趣的故事相結合。教師可以根據孩子的日常喜好,邊講故事邊進行手工活動,吸引孩子進入學習狀態。手工活動的主題,比如,教師的設計是教幼兒做花朵,那么可以給幼兒講述一個生動有趣又通俗易懂,同時又與活動主題相關的故事。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如果教師不能找到正確的方法或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孩子好好成長,會使幼兒失去學習的耐心和興趣。因此,加強教師的創意手工的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教師的創意手工文化素養非常有必要。
(三)教學過程上由獨立向整合轉變
在創意手工教育中,教師不能只用僵化的手工教學和教學模式,而需要從各個方面考慮幼兒的教育。從自主課堂活動教學到小組教學,組織同年級的孩子進行現場教育,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尋找小伙伴,讓孩子有更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孩子在獲得學習機會的同時溝通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獲得了發展,幼兒的發展不能只是單一模式,應該要全面發展。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我們需要從單一獨自向綜合整體教育轉變。
(四)教學上由幼兒掌握主動權
幼兒園兒童普遍年齡在3~6歲之間,這個時間段是孩子個性和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間段里,孩子還處于積極發育的階段,身心發展還不成熟,不要過多地將技術性的手工知識和技能灌輸給幼兒,而是要引導他們充分想象,學會通過手工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知識,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結語
總之,創意手工活動對于幼兒教育而言,不僅有助于學前兒童的身心發展,同時也能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欣賞水平,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認知。在素質發展全面倡行的時代,手工活動在幼兒教育當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開展富有創意的手工教學,激發幼兒學習創作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何茜.幼兒園藝術活動設計的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06.
[2]李紫陽.幼兒園集體手工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