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蓉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德育教育成為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學校作為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平臺,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學校要順應社會發展形勢,將德育教育滲透至高中教育全過程,同時還要根據教學實際,不斷進行工作調整和創新,促進德育教育發揮根本優勢。本文筆者主要根據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現狀,總結了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中 德育教育 實效性
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思維養成的重要階段,思想品德教育是重中之重,因此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至關重要。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關系到教育的方方面面,離不開學生自身道德情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熱心指導,離不開學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具體落實。同時,在德育教育開展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教育,也應當重視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基礎實踐性教育的開展更能夠直接有利于德育教育實效性的提高,因此學校要從多方面進行綜合性探索,開拓出創新性教育路徑,以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實效。
一、德育教育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相結合
德育教育是一種思想道德教育。道德是指人們的行為規范,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v觀歷史,從古至今人們所遵守的行為規范發生了一次次變化,沒有哪一種行為規范一成不變為人們所遵守。而且恰恰相反的是,在不同的時代,人們對道德的意義都有著獨到的見解,因此道德實質上具有著獨特的時代內涵。在現代社會,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為信仰,馬克思主義可以稱為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和基礎,每個人都著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這些都建立在科學世界觀的基礎之上。然后不巧的是,對于現代的高中生而言,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和了解少之又少,這使得學生的世界觀得不到鞏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建立也受到阻礙。因此高中教育中,必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教育,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和本質,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釋和分析現實事物,做到德育教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實效。
二、德育教育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
德育教育并不是進行簡單的思想教育,而是最終落實到實踐過程中,表現為一種行為規范,實踐及其效果才是評價德育教育實效性的依據。因此,從現實角度來考慮,如果我們想要明確行為規范的最根本意義,就首先要找到其出發點,而出發點一般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某種需求。對于德育教育而言,我們需要明確的不僅是學生需求,還包括社會需求。德育教育最終形成的行為規范,應該是個人和社會需求的結合,所以高校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時,要切實明確學生需求,以學生為工作中心,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如心理情況、思想態度等,進而幫助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處事風格和學習狀態。同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形勢,進而達到約束學生自身行為的作用。
三、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
對于高中生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判斷,但高中階段畢竟處于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處于豐富和深化階段,因此可塑性極高。一方面學生在學校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這種教育屬于正面向上樂觀的教育,而另一方面學生在參加社會活動時,也會或多或少的受到現實影響和啟發,接受到社會性質的德育教育。當這兩種教育出現偏差時,學生會感到迷茫,甚至會以實際情況為依據,對學校教育進行批判和否定。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言傳和身教并重,使學生明白只有遵守行為規范,才能贏得大眾的信賴和支持,最終夢想才能得以實現。
情感教育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畢竟人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情感關懷實際上是人的最基本關懷。而思想道德教育其實可以當做是情感交流中催化劑,能夠有助于人們進行更好的交流溝通,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道德教育的目的實際上是通過開展教育活動來規范人們行為,將思想道德規范落實到實踐中,最終幫助人們獲得更加美好的情感體驗,這一切也都需要以德育教育為基礎。因此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是規范人們行為,協調同學關系,創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
四、德育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相結合
德育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工作,可以滲透至其他各個學科教育過程中,同時在其中還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事求是、堅持真理、勇于創新等都屬于科學精神,馬克思主義理論倡導的也是科學的世界觀,而如今創新又是推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進步的重要力量,因此科學精神至關重要,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必須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落實到實踐之中,這樣才能夠體現教學意義。只有將德育教育和科學精神教育相結合,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行為規范養成,實現德育教育教學實效的增強。
五、德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
人文精神關系到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的樹立,因此同樣非常重要。在實踐創新過程中堅持不懈,樂觀向上、充滿熱情,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現。對于學生而言,為人處事過程中充滿熱情和高尚情操,能夠更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并且能夠促進學生價值觀更加完善。因此,德育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相結合能夠有助于教學實效增強。
總結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行為規范的培養和實踐同樣也是如此。隨著近年來社會快速發展,對于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是社會的共同目標和發展方向。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缺少人生閱歷,思想不成熟,但學習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可塑性較強,因此高校要重視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并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實效,最終幫助學生樹立更加完善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高遠.新時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的創新研究[J].才智,2018(26):124.
【2】潘慧榮.淺談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80.
【3】金朝洪.淺談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