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珍
【摘要】:一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教育孩子沒有固定模式,為了孩子應當不斷探索學習,這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和祖國的未來!
【關鍵詞】:心理學 言傳身教 教育共識 學習氛圍 良好習慣、溝通鼓勵、不比較
一個人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們從牙牙學語就開始接受家庭教育,有什么樣的家教,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在家庭關系中,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庭、學校、社會,是孩子步入人生旅途的階梯,家長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引領者。當然沒有哪個父母是天生完美的,只有不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才是優秀父母。因此,父母需要堅持自我教育,不斷提升自己的身心素養,給孩子高境界的陪伴。美國杰恩·梅杰著的《雙向養育》育兒巨作特別強調“育兒先育己”。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
那么家長應該怎樣提升自己的身心素養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呢?
一、家長急需學習心理學知識
專家說,在家庭教育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的今天,家長們一定要懂點心理學,一個不知心理學的家長也不會是一個稱職的家長。我們發現在教育孩子上,大部分的父母由于心理學方面知識的貧乏,最忽略的是孩子的心理成長。好多家長只知道如何讓孩子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更懂得讓他們到更好的環境接受更優質的教育。但是,當孩子出現了這些問題時,我們卻不知如何去應對。如,孩子為什么會說謊話?為什么孩子脾氣那么暴躁?為什么孩子無法專心干好一件事,為什么厭學逃學……這時作為家長的你很想走進孩子,聽聽他內心的聲音,了解他的心事??墒悄阋痪涠悸牪坏剑鎸⒆舆@些異常行為,你手足無措,一籌莫展。
這都是因為我們看不懂孩子這些表面行為背后的心理因素,通俗地說就是無法走進孩子的心理。
二、家長需要不斷提升個人素養
現在出現那么多的熊孩子,是因為有很多熊家長。家長要注重言傳身教。家長在孩子面前要做到:言行規范,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處事冷靜、有分寸,不撒野、不失態;為人誠懇厚道,善待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要勤儉持家,讓孩子知道生活中的一切是辛勤勞動得來的,要珍惜勞動成果;要營造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平等相處的家庭氛圍,夫妻關系會直接關系到孩子擇偶觀念以及婚后生活狀態。父母自身具有的人格修養會潛移默化地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為人誠實熱情,做事認真踏實,往往會融洽家庭氛圍,孩子極易形成熱情、誠實、有愛、善于交往等性格特征。如果父母心胸狹窄,斤斤計較,孩子很容易染上小市民、利己主義習氣,將來走上社會也容易投機取巧。
三、要懂得專業的育兒之術
父母要達成教育共識。父母可以購買或借閱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認識。當出現教育上的分歧后,要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達成較為一致的看法。
營造學習氛圍?;畹嚼蠈W到老,這是一句至理名言。在家里,爸爸媽媽應該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也應該看書學習,父母不要老盯著電腦和手機。看到父母在學習,孩子也就很習慣地讀書學習,慢慢地,孩子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
培養良好習慣。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凡是好的態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他化為習慣,只有熟練得成了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輩子也用不完?!钡囵B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子把自己的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鼓勵少說多做,重循序漸進。有一個媽媽女兒學鋼琴,學了兩年后,媽媽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于是孩子漸漸放松了學習,媽媽想培養她獨立學琴的習慣,與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后就開始了嘗試,一開始,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但媽媽沒有慌張,孩子愿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媽媽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并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孩子漸漸適應了自己練琴。半年之后孩子進步非常快,而且在煩惱的時候孩子會用彈琴去放松心情、舒緩情緒。
多溝通,多鼓勵。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但是孩子的心靈很脆弱,如果家長經常教訓孩子,勢必使孩子產生恐懼感和厭惡感,不敢親近你,同時還往往產生逆反心理,不但不愛聽你的話,就連學校也怕去了。 作為家長應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朋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主體,孩子和媽媽是平等的,少用命令的口氣,多用商量的語言。多用“我們”,少用“你應該”等等,即使是批評,要讓孩子能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千萬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和孩子談天,互談心事,包括愉快的事情和不愉快的事情。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于發現孩子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著孩子一點點進步,鼓勵他、耐心引導他,并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他,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還應特別注意不要老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孩子做比較。我們常常說誰誰家的孩子學習好,誰誰家的孩子聽話懂事等等,經常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這樣不但沒能讓孩子有很好的提高,反倒嚴重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就是大樹的樹根,是絕不能受到傷害的,需要我們保護。
教育孩子沒有固定模式,為了孩子應當不斷探索學習,這關系到孩子的未來和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