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彤
【摘要】:班級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場所,科學的班級管理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對于學生德育教育也具有推動作用。班級管理要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鑒于此,本文立足當前班級管理現狀,分析如何在班級管理中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 德育教育 對策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體,學生是客體,學生要想全面發展,就不能所有事情都聽從老師安排,這樣對于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非常不利,老師要引導學生轉變觀念,從客觀的參與者變成主觀的主導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
一、以班級文化為中心制定年度目標
在進行年度評價時,班主任不能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指標,要結合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內涵,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采取階段性分解,全面、客觀、真實地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以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所謂班級文化,即班級發展的目標,也是培養學生的重點,班級發展目標的制定要老師和學生一起完成,以學生全面均衡發展為前提,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為宗旨,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情感態度。班級文化的制定有助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并在管理中體會人生,歷練成長。
二、過程性評價
社會的快速發展,需要能力全面的綜合性人才,也越來越注重個性培養。每個獨立特性的學生個體,在面對統一的準則時,每個人努力的方式和方向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給每位學生充分的個人發展空間,不要過于限制,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老師在學生成長、學習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努力過程,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多在學生的內涵培養上下功夫,注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優良的思想品德,將這些轉化為學生的精神食糧【1】。
(一)為成功制定計劃
每個月月初時,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長處及實際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在月末時,對自己這一個月的努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對于實現了學習目標的學生可以獎勵學生一張心愿卡,同時要得到家長的配合,共同完成學生的心愿,作為獎勵,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對于沒有實現學習目標的學生,要認真反思,發現自己的不足,除此之外,要增強自信心,為實現目標更加努力。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將學生培養成一名有計劃、有目標的現代高中生。高中生面臨高考的壓力,精神壓力非常大,因此老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盡量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以鼓勵代替批評教育。
(二)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很多時候,習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習慣的力量非常強大,人一旦養成一種習慣,就會不由自主地按照這個軌跡進行運動。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生。學生在班級的時間最長,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將改掉壞習慣和培養好習慣同時進行??梢宰寣W生之間互相借鑒好的習慣,督促改正不好的習慣。
(三)培養團隊合作能力
德育教育包括學生的自律性、責任感、團隊合作能力等等。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班主任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合作精神。同時要制定一定的獎勵機制,可以獎勵小組中進步最快的三名同學,小組之間也可以互相競爭,獎品可以設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圖書。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互相督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有使命感和責任感,符合學生發展需要【2】。
(四)注重學生心靈教育
德育教育要求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來自高考的壓力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班主任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綜合考慮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及家庭狀況,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家庭因素也很容易對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班主任要經常觀察學生的行為,對于有異常的學生要及時了解家庭情況,并且做家訪與家長針對學生當前的情況做深入交談,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可以全面、健康的成長,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者,要尊重、愛護學生,時刻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為學生進行適當的減壓,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級作為學校管理的單位,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不斷探索管理方法,從學生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方向出發,注意學生過程性評價,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不斷總結教育經驗,逐漸完善班級管理,使學生在班級這個集體中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愛,營造輕松愉快的班級氛圍。
【參考文獻】:
【1】董珊均.現階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實施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6-36.
【2】劉繼淑.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3):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