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北京“四個中心”的戰略定位和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目標的確定,北京地鐵迎來高速發展期,網絡化的布局勢必造成網絡化的維修格局和網絡化的備件物資供應模式,地鐵物資的庫存量也是顯著上升。地鐵行業是高投入高成本的行業,如何降低運營成本是地鐵公司重要管控目標。本文基于地鐵物資管理現狀,根據庫存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堅持“節約、高效、共贏”,在確保安全運營的基礎上,通過管理創新,運用科學的供應鏈管理理念,探討相關的解決措施,以提升物資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實現嚴控成本的節約型地鐵建設。
關鍵詞: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重要性;解決措施
面對網絡化的運營格局,如何打造嚴控成本的節約型地鐵,成為地鐵備件物流管理的管理重點。
一、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地鐵物資庫存管理的意義
供應鏈管理思想的問世為傳統的庫存管理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供應鏈以用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控制前饋的物料流和反饋的信息流及資金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直到最終的消費者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模式。同一企業可以構成供應鏈的不同節點,但更多情況下是由不同的企業構成。
北京地鐵所屬的各運分公司及設備公司的檢修中心、項目部門、維修部門可以看成地鐵內部物資供應鏈的核心節點,因此,北京地鐵的供應鏈管理可以理解為以車輛、站線設備維修需求為導向,通過信息化平臺和現代科技技術,對信息流、物流進行有效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將備件物資的計劃、采購、倉儲、供應過程中的各個關鍵點聯結成統一有效的有機體的管理活動。
其中庫存就是為了保障備件物資持續不斷的供應而建立的周轉儲備。如果說物資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使備件物資在整個網絡鏈無縫流轉,無冗余、無積壓、無斷點,那么庫存管理的重點就在于根據備件維修維護需要,在確保備件保障率的同時合理控制物資周轉儲備量,以最小的庫存成本實現供應鏈管理目標,這樣既可以保證安全運營而又不必占用過多的流動資金,提高管理效率,節約企業成本,增強經濟效益。
二、 地鐵物資庫存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地鐵物資種類繁雜不統一,管理難度大
由于“三分開”體制,北京地鐵并不參與地鐵線路的建設和初始車輛設備定型工作,因此各線路車型不一,相應的設備品牌和對物資備件的技術要求也無法統一,隨著線路的擴張,物資規模也呈數量級增長,相應的規格種類也更加繁雜,但是通用性低、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始終是北京地鐵特有的管理難點。
(二)地鐵物資運營維修需求不準確
首先,由于維修維護在客觀上就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對于按車輛行駛公里進行維護的計劃修程任務還可以有相對準確的需求計劃,但對于故障性維修的預測就存在一定難度。其次,北京地鐵作為承載首都最大公共客運的交通運營商,擔負著政治和運輸服務雙重重任,安全運營零風險始終是排名第一的管理目標,因此為保安全,生產需求在源頭就會自動產生放大效應,為后續庫存管理工作帶來難度。
(三)缺少安全庫存管理標準
庫存管理中,所有備件物資都應該設立安全庫存標準,作為審減采購計劃的一個管理決策依據。而安全庫存標準應該來源于維修任務和物資消耗定額,目前基于公里修程的計劃修可以制定必換件物資消耗標準,但是除此以外的換件和故障維修主要依據維修經驗的積累和歷史維修消耗量來編制物資消耗計劃,難以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庫存標準。
三、 地鐵物資庫存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制定合理安全庫存標準
設立庫存標準可明確周轉儲備與流動資金的關系和界限。物資采購預算的上限就應該等于每年批復的成本預算和庫存標準之和,那么對于庫存超過庫存標準的單位,應該結合成本預算統籌考慮采購計劃,以達到消耗過多庫存的目的。
庫存標準意義重大,必須本著嚴謹的態度,既要依據修程及維修任務和采購周期等數據,又要從經驗出發,以庫存控制較好的單位為模板,以其歷史庫存數據為參考,科學合理地制定各單位的庫存標準。
首先,物資管理分公司的庫存可分為日常維修常備物資和修程用周轉物資。選取車輛修程中備件更換范圍最徹底的修程為基數,同時結合車組數來制定每條線修程物資的最大周轉儲備額度。日常維修常備物資則可依據近三年的管理經驗,統計儲備額度。
其次,設備分公司庫存可分為日常維修物資、大修周轉物資和應急物資。其中,大修周轉物資依據大修任務中的定修用料需求,選取其中采購周期較長的物資作為周轉儲備,日常維修常用物資和沿線應急物資儲備均可依據近三年的管理經驗和相應的維修定額來統計。
(二)基于管理體制,梳理管控關鍵點,加強各環節的協同作用,形成有效聯動機制
精準的庫存管理來源于準確的物資計劃,如果計劃不準確,那么勢必會造成采購入庫的物資與生產部門需要領用的物資不匹配,在一定周期內無法領用出庫的物資就形成不必要的非周轉庫存,進而產生積壓效應——不合理庫存。
因此庫存管理的重點在于計劃,計劃形成階段主要涉及生產部門、物資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生產部門負責決定物資計劃是否與實際物資需求相匹配;物資管理部門負責根據庫存現狀審核(核減或核增)采購數量;財務部門負責從財務預算角度對計劃的制定和執行整體把控,防止占用企業過多的流動資金。這三個關鍵管控點共同決定著物資計劃是否有效。公司領導層務必要重視、貫徹統一管理思想,制定有效的規章制度和考核機制,進行相關部門的權責劃分,發揮各部門協同效應,形成有效聯動機制。
(三)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強和維修維護互動關系,提升需求計劃準確性,實現物流全程跟蹤,建立高效的倉儲配送領用管理體系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移動等最新信息技術,構建智能物流管理平臺,加強各管理流程數據聯動,發揮數字化效應。將維修設備用料最小單元與物資編碼建立對應關系,通過關聯維修維護頻率、用量和設備壽命周期等數據,自動生成物資需求計劃,避免出現預測不準和基礎提報信息錯誤等問題,提升生產需求準確性,同時通過與財務預算、結算相關聯,實現物資計劃與采購預算編制、物資采購結算與采購預算執行,物資領用與消耗預算執行、庫存與物資計劃四個關鍵節點的聯動效應,加強各方互聯互通,雙向把關,減少人工干預,通過數字化、網絡化建立有效決策閉環機制。
同時通過開發無人倉和移動智能領料,引入云計算服務,加大物資圖片展示功能,提高倉儲運作效率和數據準確性。結合地圖地理技術、標簽技術和移動智能應用技術,增加領料靈活性,實現快速賬務處理,做好庫存的智能清查,利用大數據技術做好統計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準確支撐。
(四)開拓供應商渠道,發揮配送網絡價值,將庫存壓力分攤在整個供應網絡中,而不是在企業單點積壓
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在這個大數據時代,企業之間的信息共享至關重要,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也是有利于庫存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采購策略。
首先,對于在專業技術上有排他性或者采購渠道上有壟斷性的供應商,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讓此類供應商熟悉北京地鐵維修規律,通過歷史采購物資種類數量、采購周期和采購頻率,幫助預測北京地鐵物資采購需求和采購批量,提前備貨以確保供貨及時,同時通過階段性分批送貨,實現 “零庫存”管理。
其次,北京地鐵還可以梳理現有倉庫用地,將部分庫區留給長期合作供應商存貨,對于常用備件物資實現隨用隨結,不僅簡化采購程序、縮短采購周期、節約配送成本,還在雙贏的前提下更加精準的進行庫存管理。
最后,充分拓展工業品采購渠道,與電商合作,利用成熟的電商采購網絡和配送網絡,簡化采購流程、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還可以通過高性價比的小批量采購和分點配送,實現即買即用的“零庫存”管理目標。
四、 結語
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管理應遵循一定的原則,結合地鐵物資運營管理特點,北京地鐵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科學先進的信息技術,盡可能用一切辦法來提高內、外部上下游之間的可利用資源,降低庫存積壓造成的成本浪費,提高綜合管理的質量,形成良性循環的高效運轉機制。
參考文獻:
[1]孫金龍.地鐵運營管理中物資庫存管理現狀的分析[J].城市軌道交通信息,2011(12).
[2]劉鵬飛,謝如鶴.基于供應鏈的現代庫存管理方法之比較研究[J].商業研究,2006(02):170~174.
[3]趙林度供應鏈與物流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8.
作者簡介:郭紹君,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