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監督檢查工作是對財政監督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有效規范會計行為,提升會計信息質量,會計監督主要來源于內部監督、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三個方面,三者結合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監督檢查工作體系,要研究提高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措施就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關鍵詞: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
會計監督是多單位、多部門、多體系聯合才能搞好的工作,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也不能從某一方面提升,而是要整體加強監督管理的細節、人員的素質和法律法規,現階段會計監督檢查工作主要由企業內部自行監管和外部監管相結合,想要了解提升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的措施就必須先了解現階段我國會計監督的現狀。
一、 我國會計監督的現狀
(一)內部會計監督
內部會計監督是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人員對企業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也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對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保障單位的會計工作和單位的經濟活動符合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也符合企業內部的各項規定,是企業會計監督體系的基礎。內部監督的主體是各單位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內部會計監督的對象是單位的經濟活動。內部會計監督是企業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求得健康良好發展而進行的自我監督,這種監督是自覺的,是主動型的監督,他可以看作是內部控制在會計崗位上的應用,但是內部會計監督現階段還存在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責任主體不明確,監督制度不完善和易受高層領導控制等。
(二)社會會計監督
社會監督來源于社會上的第三方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是注冊會計師依托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依法對委托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見證的一種監督制度,可以彌補內部會計監督、內部控制在強制性和權威性上的不足及其受管理水平、業務水平所限而發生的監督不力的情況,為內部會計監督創造出更有利的執法環境,促進內部會計監督。委托單位應該向受托的會計師事務所多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近年來,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明顯增多,這有利于為維護社會公眾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企業開展經營活動和會計工作的合規性,但是我們也應注意到這種會計監督模式存在較大漏洞,如會計師事務所幫助企業偷稅漏稅,對于其賬目問題知情不報也時有發生,這也制約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良性發展。
(三)政府會計監督
政府監督是政府財務部門依托國家賦予的監管權力對單位進行的會計監督,對其經營活動和會計核算都具有約束性,這里所說的財務部門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國務院財政部門的派出機構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此外《會計法》規定除財政部門外,審計、稅務、中國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和權限,可以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二、 ?提高我國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的措施
(一)提高內部會計監督的工作質量
想要提升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就必須健全內部會計監督的體系,將企業內部不相容的職務分離,如授權批準與業務經辦,業務經辦與會計記錄,會計記錄與財產保管,業務經辦與稽核審查,授權批準與監督檢查。還應加強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績效考評。使企業內部會計人員責任明確,提高會計核算的準確性,為會計核算提供一個準確的數據支持。在業務流程上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會計人員、會計機構違法辦理事項。內部會計監督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應當關注單位重大經濟活動的風險,保障企業經濟活動合法合規的開展。
完善的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是提高內部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保障。所以企業應設計并整理出一套適用于本企業的可行有效的政策和程序,通過這項程序可以對企業的經濟業務等事項加以確認、計量、記錄并形成報告。將這套程序形成書面文件并裝訂成冊,提供給相關工作人員,使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會計工作流程,這樣有助于相同的經濟業務按照相同的程序進行,便于形成真實可靠的會計記錄和會計報告,從而確保會計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錯報漏報會計信息的狀況出現。同時企業應加強管理制度方面的創新,企業可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將相關管理制度和企業規章制度添加到設定的相關軟件程序上,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不同,可操作范圍不同,通過計算機的授權功能約束所有工作人員的行為,任何人都無法擅自更改計算機程序,必須共同遵守企業的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從而確保企業制度的貫徹、落實和執行。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形成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使每一個工作人員都必須遵守且不可更改,形成硬性的制約和約束,這種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避免了信息的不及時和不對稱,從而解決了信息傳達和反饋的滯后問題,為企業管理監督和決策提供很大幫助,最大程度上消除管理制度執行中的人為因素。
(二)加強政府會計監督
政府財政機構對企業進行監督時應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對所有企業都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審核,不應區別對待企業,對于地區大型企業要重點進行清查,這些大型企業資金流量大經營環節多,易發生核算錯誤,對其提交的審計報告要重點核查,無論審計報告是出自單位內部財務部門還是授權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應在提交后仔細核對。政府對于哪些會計師事務所具有出具報告的資格應該對其內部進行分析,分析其是否具有為企業出具審計報告和會計核算的資格和資質,這對于政府的會計監督工作具有重要意義。政府財務部門對于企業的會計監督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數據,政府監督的有效性建立在數據的真實上,這就需要企業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政府對此的監督應體現在如果出現重大違法嫌疑時,政府財政部門應積極調查要求相關人員、相關單位、相關機構予以配合,查驗數據的真實情況,從而得到真實的會計信息。
加強政府會計監督離不開制度建設的加強,政府部門應制定完善的會計監督制度,從而完善“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政府部門應規范政府會計信息披露的制度,政府監督體系應使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政府部門也應建立清晰明確的崗位責任制度,使各部門間的溝通更及時有效。不管經濟市場如何發展,政府會計監督的作用也不可小覷,政府部門要更重視監督隊伍的建設,明確政府的會計監督職能,加強政府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強對監督管理對象的約束力。同時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機制也是必要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是政府內部制約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內部會計監督機制可加強政府部門的內部制約,從而可推動管理者做出更為合理有效的決策。政府部門應不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檢查工作,使執行者和決策者進行相互制約,減少工作披露甚至舞弊。在監督檢查過程中,應重點檢查企業財產和會計資料,并將檢查情況、結果及處理處罰決定報送有關部門,為相關部門的工作計劃及規章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參考,從而加強對監督檢查結果的合理運用。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政府部門可建立網絡監督平臺和會計信息共享機制。對于不同行業,為各企業構建會計信息數據庫,通過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實現企業會計信息的共享,從而提高政府部門對各企業的監督管理能力。通過會計信息云平臺,政府部門可實現對各企業的實時監控,通過對各企業會計信息的監督檢查,對其進行信用等級評定,并構建各企業的誠信檔案,對各企業的監督檢查結果在平臺上進行公布,并將對各企業違規行為的處罰情況公開,并記入其對應的誠信檔案,既避免的重復處罰,也提高了政府部門的權威性和公正性。
(三)應提高會計檢查人員的素質和職業道德
想要提高會計檢查監督工作的質量,就要讓會計檢查人員深刻認識自身責任的重大,明確自身工作要求,遵循職業道德。政府財政部門應當定期組織相關的會計檢查崗位職業道德培訓,加強會計監督檢查人員的自身要求,確保會計監督檢查工作的公平公正,對于會計監督檢查人員要加強考核,細化考核流程,對于檢查人員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做出明確的評定。充分做好查前的資料培訓,讓檢察人員了解被檢查單位的基本情況,明確檢查目標,落實責任,檢查人員要高度重視每項檢查,對于數據要有敏感度,對于違法違規問題,加大檢查及處理力度,全面了解被檢查單位,仔細檢查每一張會計憑證及會計賬簿,認真仔細填寫檢查報告,完善檢查工作手續和檢查資料,確保檢查結論清楚準確。
隨著行業環境的改變,會計工作的內容和方式等都進行了巨大的改變,所以會計檢查人員也應隨之改變,來適應行業改變的要求。會計監督檢查人員應從改變綜合素質入手,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地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從而提高對信息化系統的適應于應用能力,學會如何獲取并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會計監督數據。對會計監督檢查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會計監督檢查人員要以積極的工作態度投入到監督檢查工作,就不能存在懶政意識,要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和廉政意識。同時政府部門也應強化對會計師事務所的自律管理,最大程度發揮會計師事務所的積極作用,借助有效高質量的社會會計監督提高會計監督檢查人員的工作質量。
三、 結束語
提高會計監督檢查工作質量是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保障因素,提高會計監督工作要從內部、外部和政府機構三個方面抓起,對于會計從業人員來講,他們必須努力自身業務水平規范職業道德,為檢察人員提供真實準確地數據,對于會計檢查工作人員來講,他們必須明確自身責任,仔細核對會計數據,高度保持敏感性。現階段我國會計檢查監督工作還有諸多不完善之處,這需要各單位各部門通力協作集體提升共同進步,努力創造一個公平公正良好的會計從業環境。
參考文獻:
[1]龐朝肆.試論鄉鎮會計集中核算與財政監管[J].中國市場,2017(21):226+228.
[2]李小華.我國小企業會計監督現狀、問題與對策[J].北方經貿,2016(11):114-115.
[3]曹怡然.會計師事務所報表審計業務內部控制優化研究——以Z所山西分所為例[D].山西財經大學,2017.
[4]徐嘯.會計信息質量監管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
[5]呂紅.會計造假的防范與治理[J].當代經濟,2015(18):78-79.
作者簡介:李秀鶴,松原市寧江區財政監督檢查局,吉林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