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總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而我們最能從單詞的變化中來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在一門語言中,過時的詞匯會被淘汰,新的詞匯也會不斷地涌現(xiàn)。那這些新詞又是怎樣形成的呢?本文將探析中英文常見構(gòu)詞現(xiàn)象并做簡要分析。
一、詞綴法
詞綴法又被稱為派生法,指的是將詞綴添加到一個詞根之前或之后構(gòu)成新詞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既可以添加前綴,也可以添加后綴。
詞綴法是英文中最常用的構(gòu)詞法。如,我們可以在形容詞之前加上“-un”來表示否定意義,如:unfriendly, unconscious等。同樣,我們也可在名詞之后加上“-less”,得到如colorless, harmless, homeless等一系列詞。這里我們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是,當(dāng)我們給一個單詞前加前綴時,這個單詞的詞義會發(fā)生變化,但詞性不變;但是,當(dāng)我們給一個單詞加上后綴時,這個單詞的詞性和詞義都會發(fā)生變化。
而在漢語中,詞綴法并不是一種主流的方法。雖然有人認(rèn)為 “桌子”,“椅子”,“凳子”中的“子”是后綴,但是這種組詞的方法并不常見。不過,現(xiàn)在在英語的影響下,很多類似于前綴的漢字會出現(xiàn)在漢語中,比如英文中“bar”一詞,在漢語中被翻譯為“吧”,意思是“一個什么地方”。所以現(xiàn)在在漢語中就經(jīng)常聽到“網(wǎng)吧”、“書吧”、“酒吧”等。
二、詞性轉(zhuǎn)換
詞性轉(zhuǎn)換指的是一個單詞的詞性發(fā)生變化而產(chǎn)生出新詞的方法。比如,在詞形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名詞被用作動詞或一個動詞被用成名詞。如:
1. Tom parroted what the teacher had said.
2. He had a desire to be a linguist.
在第一個句子中,名詞parrot被用作動詞,表示repeat what sb. else has said without thinking about what it means。在例2中,動詞desire被用作名詞,表示a strong wish to have or do sth.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中文中詞性轉(zhuǎn)換用法的例句:
3. 信仰宗教。
4. 宗教信仰。
5. 她比男人還男人。
在例句3和4中,“信仰”分別被用作動詞和名詞。在例5這個句子中,第一個“男人”是一個名詞,而第二個“男人”卻被用作成一個形容詞,表示“有男子氣概的”。
三、合成詞
合成詞主要指的是的語言使用者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組合到一起使其成為一個新詞的現(xiàn)象。
在英文中,我們使用合成的方法可以得到如 “blackboard”以及“brainstorm”等詞。但是值得提出的是,合成詞的詞義,通常情況下并不僅僅是兩個單詞的組合意思。
而在中文中,由于語言的特殊性,合成是最主要也是最高產(chǎn)的構(gòu)詞法。這里所謂的特殊性主要指的就是漢語中的漢字有時候是可以用作單獨(dú)的詞素的,因此也就可以和其他漢字組合在一起來構(gòu)成新詞,如:“方圓”、“高山”、“打到”等。
四、縮略法
縮略法既可以指對原有的完整的單詞進(jìn)行處理,縮略其中的一部分字母來組成形成,也可以指將一個詞組中的每個單詞的首字母連成一個詞。前者我們稱為縮短詞法,后者稱為首字母縮寫法。
例如,在英文中可以使用縮短詞法創(chuàng)造出ad(advertisement)和phone(telephone)等詞。同時也可以將breakfast和lunch的部分組合,得到brunch一詞。我們利用首字母縮寫法可以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縮寫成WTO。
中文中的縮略法也同樣流行。比我我們會用“川外”來指代“四川外國語大學(xué)”,“國航”來指代“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工行”來指代“中國工商銀行”等。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中文中的縮略法主要指的是我們討論的第一種現(xiàn)象。
五、逆生法
逆生法指的是去掉誤以為是后綴的而構(gòu)成新詞的方法。從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逆生法其實(shí)就是詞綴法的一個逆過程。
英文中,可以在名詞詞尾添加一個-er / - or后綴來構(gòu)成其動詞,表示動作的發(fā)出者。所以我們也可以很自然地得出,在editor中,- or是一個后綴,那么,如果我們省掉- or,就可得到其動詞edit。采取同樣的辦法,我們可以從television中得到televise;從emotion中得到emote等。
在中文中,逆生法和詞綴法一樣,并不常用,所以我們很難找到通過該方法法得到的新詞。
六、類比造詞法
類比造詞法指的是仿照原有的一類詞創(chuàng)造出其對應(yīng)的詞。在英文中,因?yàn)槲覀冇衎lack-list,所以就可以得到就white-list,grey-list等詞。再如:由the Third World得到the Four World等。
同樣的構(gòu)詞法在中文中也有所體現(xiàn),當(dāng)我們創(chuàng)造出“和諧社會”一詞后,就出現(xiàn)了“和諧重慶”、“和諧校園”等一系列的詞。
七、外來詞
外來詞指從國外借來的詞。英語是全球語言中外來詞最多的一門語言。比如,restaurant一詞是由法語詞restaurer外借而來,kung fu則是借自中文的功夫,ninja又是從日語にんじゃ(忍者)而來。
中文同樣也有很多的外來詞匯,但主要都來自于英語和日語。比如:咖啡一詞來自于英文中的coffee,達(dá)人一詞來自于日語的達(dá)人,表示某個領(lǐng)域或某個方面的專家,大師。
通過以上一些方法,我們知道了一門語言中新詞的由來;也正是這些構(gòu)詞法,給我們的語言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使其體系更加的發(fā)達(dá)。
參考文獻(xiàn):
[1]侯國金.語言學(xué)百問和碩博指南[M].成都:四川大學(xué)出版社,2009.
[2]胡壯麟等.語言學(xué)高級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唐塵(1990.01-),男,漢族,重慶人,重慶師范大學(xué)涉外商貿(mào)學(xué)院,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