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芝
摘? 要: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雖然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仍然處于形象思維為主導的年齡階段,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要重視起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發展,使學生對數學充滿積極的學習情感,從而帶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終身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興趣培養;初中數學;教學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受到嚴重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多會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導致數學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的數學學習成了機械式的訓練,學生對數學難以產生積極的興趣。在新課程改革的環境下,初中數學教師要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念,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一、使用多樣化的課堂導入方法
課堂導入是教學的關鍵環節,符合教學內容特征與學生興趣的課堂導入可以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形成全面的思考意識,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課堂導入的方法是十分豐富的,初中數學教師要大膽地進行創新,合理地應用多種課堂導入方法,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數學學習氛圍,利用課堂導入向學生展示數學學科的特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去引出直角坐標系的概念:迪爾卡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在笛卡爾生病的時候,他還在一直思考是否能夠使用幾何圖形來表示方程這個問題。之后,他做了一個夢,夢里有一只蝴蝶被困在了窗戶上,這只蝴蝶一直飛來飛去,想要出去。夢醒之后,笛卡爾忽然想到,可以用窗戶相連的兩條邊去確定蝴蝶的位置,從而創立了直角坐標系。這樣,通過數學文化去進行課堂導入,可以構建豐富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多媒體導入、謎語導入、歌曲導入等方式去引出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能夠投入進來,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重視提升課堂提問的啟發性
課堂提問貫穿著課堂教學的始終,也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展開有效互動的關鍵形式。初中學生擁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課堂提問環節,啟發學生的思維,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展開積極的探索,從而使學生在好奇心的引導下獲得較高的學習質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起課堂提問的啟發性,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活躍度。
比如,在學習“利用折線圖、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場“新聞發布會”,讓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以學到的各種數據描述方法展示出來,讓每個學生都作為記者進行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向學生提出“你使用的扇形圖、折線圖、條形圖是從哪里來的?”“各種圖示都表示了什么意思?”“從中可以獲得什么信息?”等問題,引起學生的強烈討論,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在一起。另外,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一些無意義的提問,如“對不對”“好不好”等,這些問題會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教師給出的范圍內,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興趣的發展。同時,教師還要避免滿堂問的情況,導致學生對數學課堂失去興趣。
三、提升數學課后作業的開放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給學生布置的課后作業往往都是圍繞著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而設計的,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了排斥的情緒,限制了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發展。新課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后作業的設計過程中,教師也要將開放的教育理念融入進來,以此來豐富學生的課下學習生活,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比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項課下任務:用火柴棒去搭一個正方形,那么搭x個正方形時火柴棒的數量可以怎么算出來?這個問題看似比較簡單,但是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有的學生會首先想到各個正方形是相互獨立的,有的會想到有一條邊相鄰的正方形組合,有的會想到各個正方形隨意地拼接在一起的方式……在這道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由于學生解題思路的不同,最后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這樣的課后作業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一題多解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觀察類、調查類的作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文化,同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本文針對基于興趣培養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展開了一番敘述。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可以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挖掘,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領略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興趣培養的重要性,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初中學生的認知特征,結合有效的教學策略去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動力,全面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微. 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策略探究[D].河南大學,2015.
[2]屈鵬飛. 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