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凱
摘 要:現階段的初中教育不斷受到新課程改革的深化和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者逐漸注重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知識的鞏固和延伸,數學作業的質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數學教學知識的內容,同時不斷地進行數學作業的練習還能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提高。對此,本文就通過數學作業的內容、方式和評價這三種形式,探索如何設計初中數學作業。
關鍵詞: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研究策略
學生在課外進行大量的練習作業以此來鞏固課上的知識,這不僅能有效鞏固課上所學的知識點,還能將學生學習的情況反饋給教師,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關注到課堂作業的設計和布置,讓學生在高質量的課堂作業中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
一、數學作業內容要精選基礎鞏固題型
基礎鞏固型作業是學生掌握基本公式等基本教學內容和鞏固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傳統教育模式還存在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在進行布置和設計作業的過程中,經常會使用題海戰術,讓學生通過進行大量的練習來掌握基礎性的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但是,這種作業的設計方式,缺少典型性和代表性,雖然學生進行不斷的練習也無法掌握其中的解題方式,這樣會讓學生將時間花費到重復性的練習上,無法使學生進行復習、預習等數學的學習。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作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依據學生所掌握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選擇作業題目,實現作業題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以便使學生真正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轉變重復性練習的弊端,促進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進行設計數學作業內容的過程中,由于本節課學習到“二元一次方程組”,因此教師就可以從大量的題目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如,有大小兩種貨船,2艘大貨船和3艘小貨船一次可以運貨15.5噸,5艘大貨船和6艘小貨船一次可以運貨35噸,問3艘大貨船和5艘小貨船一次可以運貨多少噸?學生仔細閱讀題目之后,會將大小兩種貨船比作x和y,然后進行列式并計算2x+3y=15.5、5x+6y=35,求3x+5y=?通過將具有代表性的題目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解答,可以讓學生快速并有效地掌握到本節課的數學知識點,還能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熱情和復習效率的提高。
二、數學作業形式多樣化培養核心素養
(一)總結性作業
在每次完成數學課堂教學知識之后,學生需要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寫出的數學內容設計,進行整理和總結,充分掌握到課上教師所教授的數學知識。這樣通過進行系統性總結所學數學的知識內容,可以快速并有效地掌握知識點之間的關系,以便構建自己的知識框架。在加深自己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的同時,還能通過鞏固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預習新的知識,以此保障學習的進一步提高。
(二)開放性作業
受到傳統作業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并且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個性化發展、心理活躍的關鍵階段,單一、枯燥的數學作業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可以設計新型的開放性數學作業,通過豐富的開放性作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熱情的提高,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各項能力。
例如,在設計作業形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將游戲操作、收集材料、生活案例等方式添加到作業的練習中,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如,在練習“平角直角坐標系”這節課的作業中,教師可以讓全班學生分成固定的排數和列數,然后教師讓某一位學生站到講臺前,以自身為原點說出相關的坐標,并且讓對應坐標的學生站起來。這樣游戲化的作業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作業評價方式多樣化促進師生和諧
數學作業的評價是能夠讓教師了解到學生對于數學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傳統教育模式中,評價作業的方式經常只用對和錯來表示,這種評價方式讓學生感到無趣和單一,無法全面評價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想象創造力,也無法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因此,教師需要不斷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沿用新型的教學方式,通過運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數學能力。
例如,當教師在進行數學評價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將學生做錯的題目標出,并解釋錯誤原因,讓學生了解到自己錯在哪里,從而進行改正。并且教師還可以運用簡短的語言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自己的情感,也促進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熱情的提高,同時增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或者,當教師發現學生在進行解題過程中使用了不同于其他學生的解題方式,教師也可以將學生的解題思路在課堂上進行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題目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可以讓學生親自參與到作業的評價過程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讓學生在小組內部相互進行評價,然后再由教師評價。通過將數學作業評價方式多樣化,不僅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實際學習程度,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保持良好關系。
綜上所述,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綜合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對此,在設計數學作業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科學合理地設計數學作業的內容、形式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胡萬民.談加強高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中國校外教育,2019(9):37.
[2]倪勇.例談初中數學拓展性作業的設計.教育縱橫,201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