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時敏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理念的落實,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就是推進讀寫一體化模式的應用,而且,讀寫一體化的實現也是落實以人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更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的保障。基于此,本文將從“深層次閱讀,文質彬彬”“分類式寫作,博聞強識”“生活化為本,詩意化表達”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讀寫一體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閱讀;寫作;生活
閱讀和寫作是考查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的核心所在,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更為重要的是對培養學生知識架構,塑造其個性表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不得不提的是,在長期的應試教育的思想影響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逐漸脫離其本心,導致學生不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寫作頭重腳輕,寫作思路混亂的現象屢見不鮮。由此可見,如何有效改變上述現狀顯然已成為每位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因此,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作為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一方面,要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及教學水平,要立足于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及學生的主體地位來制定或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重視閱讀和寫作,要善于通過讀寫結合一體化的模式來打破常規,進而有效促使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
一、深層次閱讀,文質彬彬
初中語文階段的學習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然而在傳統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在現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普遍存在閱讀興趣低,懼怕寫作的現象。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必須要推進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結合文學的故事性和現代教學網絡的優勢,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引導學生展開深層次的閱讀和揣摩,進而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作品的藝術性以及作者情感的即時性和當代性,內化于心。另外,深層次閱讀也是寫作知識儲備的集中體現,不僅可以讓學生有話可寫,而且久而久之,便能融會貫通。例如,在教學《背影》這一課時,我會利用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組織學生對原文進行反復閱讀,并在這個過程中對故事的背景進行了解,之后,我再借助多媒體視頻來強化學生對這篇文章的認識,幫助學生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人物關系有整體上的認識和理解。接著,待學生經過反復閱讀文本對文本內容、中心思想有所了解之后,我會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發揮個人的想象力,對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進行二次創造,并展開寫作。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有效地將讀與寫有機結合,而且也能讓學生在讀中提高理解能力,在寫中提升創造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及綜合素養的提升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分類式寫作,博聞強識
所謂分類式寫作,是深層次閱讀文章的書面式表達。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控學生的寫作能力已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從學生的思維個性多樣性出發,對學生擅長的話題進行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為此,教師也要善于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以期在讀寫一體化的過程中,逐步讓學生養成善于寫作和樂于寫作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完《故鄉》和《春》這兩篇文章后,考慮到這兩篇不同的文體正是分類式寫作的應用。為此,我會引導學生分別在這兩篇文章中各找一段話進行模仿式寫作(先閱讀后寫作),如,《故鄉》中這段“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接著,我再讓擅長敘事性表達的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進行仿寫和引用。又如,在朱自清的《春》中也有這樣一段話,“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不難看出,這段采用的擬人化修辭手法的抒情性散文,因此,我會讓擅長寫抒情性文章的學生進行仿寫和靈活運用。通過這樣分類式的寫作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一種文體嫻熟的寫作手法,而且也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及目標。
三、生活化為本,詩意化表達
文學是一門藝術,它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存在。然而很多學生能將生活用文字轉化成為生活,看似還原生活本身,本應令讀者引起情感共鳴,但卻常常使人感到枯燥無味,這其中缺少的是對生活的一種提煉式和詩意化的表達,即:“詩意化表達”這種表達既是對寫作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也是學生個人對生活的一種無聲的吶喊。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優勢,教師必須要從生活本身出發,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去汲取營養,提煉精華,使學生深刻明白多閱讀才能體會到生活的五味雜陳,多書寫,方能明白生活的意義,從而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讀寫一體化符合語文新課程標準大綱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全方位培養新時代人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師要不斷推進讀寫一體化教學方法的應用,要借助讀與寫的有效結合來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進而為學生基本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森,姜娜.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研究與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61-62.
[2]傅高生. 初中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探索[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