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剛
摘 ?要: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其發揮的作用很大。特別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當中,體育教師的綜合能力一定要達到較高的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茖W有效地運用教學手段就會達到教學目的。跳繩作為我國的傳統優勢項目,正是因為其自身特點決定了它會促進小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小學體育教師一定要充分激發小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跳繩運動引進課堂,這會有助于教學,使跳繩項目在現階段就會發揮其更大作用。
關鍵詞:小學生;跳繩;體育教學;應用
一、跳繩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現狀
跳繩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最早出現于北齊,是集競技、表演、健身等于一體的娛樂項目。早期是為了娛樂身心,并作為節日表演項目流行于民間。
跳繩雖然起源于我國,但在我國的發展遠遠落后于歐美國家,歐美一些國家很早就已將其列入高校必修課程,并開設高校體育專業。我國直到2007-2012年舉辦了4屆全國跳繩公開賽后,跳繩才開始被體育教育界重視起來。2011年,跳繩開始作為專業課程進入校園,當時也只有上海體育學院、天津體育學院等學校有所涉及。作為嶺南唯一體育院校的廣州體育學院直到2017年才開設跳繩選修課程。
2014年,我國把跳繩運動列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項目之一,正式進入中小學體育課堂。調查顯示,雖然跳繩已被廣州各中小學列入校本課程。但當前部分學校,尤其是體育教師尚不能充分認識該運動的重要作用,且中小學校嚴重缺少相對專業的跳繩教師,導致當前很多學校未能很好地運用該項目進行體育教學。
二、跳繩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跳繩作為一項傳統體育項目,不但具有強身健體的功效,還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觀賞性?!疤K新三字經”稱:“人之初,體本健,健之道,動為先,強心臟,助協調,增智力,練腦力,花樣多,學不厭,單搖跳,多搖跳,耐力跳,速度跳,步伐腳,手上花?!钡莱隽颂K的多種功效。體育教學中,通過新穎的跳繩方式不但能提高學生身體協調能力、耐力、動作靈敏度,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
(一)跳繩有利于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小學階段是心理及生理發展的關鍵期,跳繩不僅具有健身的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并可以預防諸如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癥、骨質酥松、高血壓、肌肉萎縮、高血脂、失眠癥、抑郁癥等多種疾病。美國健康學家最新研究證實,跳繩可刺激胰島素產生,如果能保證每天早晚各跳繩10分鐘,糖尿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二)跳繩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
現代跳繩動作種類豐富多變,還融入了音樂、舞蹈、武術、體操等元素,通過多種方式促進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配合,以此提升學生的協調性、速度與靈敏性。
(三)跳繩有利于鍛煉學生耐力
作為一項有氧運動,跳繩是一項耗時少但鍛煉效果明顯的運動,經研究證實,持續跳繩10分鐘與慢跑30分鐘或跳健身舞20分鐘的運動量相差無幾,跳繩對增強學生體力、耐力具有明顯作用。跳繩達人尚保群2017-2018年曾受到珠江電視臺的珠江紀事、天才第六感、星光大道等電視臺邀請,全程連續跳繩4小時,相當于跑了12個小時的馬拉松,用事實證明了跳繩是一項可以發展耐力的項目。
(四)跳繩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跳繩項目包括單人跳,雙人跳還有一帶一、兩人一繩,以及多人長繩跳等集體性的跳繩。調查及平時教學中發現,學生更加喜歡雙人跳與多人合作長繩跳項目。在集體跳繩項目中,學生要學會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包容,特別是集體跳大繩的時候,更需要保持團隊協作,這些精神正是現代獨生子女所缺少的。如果老師課間也參加學生跳繩活動的話,能增加師生溝通,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此外,中小學生還都具有爭強好勝心理,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激發他們參與跳繩比賽的積極性,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
(五)跳繩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易操作、效果好
當前,中小學生體育課開始部分的熱身活動普遍是圍繞操場跑步,導致很多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煩心理。并且傳統體育課受場地限制,下雨天通常不能進行上課。與傳統跑圈熱身相比,跳繩在短時間內可以取得更好的熱身效果,更加能激發學生運動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且跳繩不受場地、天氣的影響,可以利用學校走廊、活動室等相對空曠的場所進行教學。
三、跳繩在中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建議
(一)盡量豐富教學形式
跳繩作為一項簡單易學項目,在實際教學中很容易因為學生學會了、練久了而陷入單一化、枯燥化。因此,體育教師應該開拓思路,創新跳繩形式,在課堂中通過多種方式豐富跳繩教學內容,如單搖、雙搖、兩人一繩、多人一繩等。同時,還可以在跳繩時播放動感音樂、組織小組比賽、增加趣味游戲等,增加跳繩的趣味性。
(二)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通過跳繩訓練中小學生耐力與速度,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掌握教學節奏,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如可以先進行速度練習,按10秒、20秒、30秒的節奏逐漸練習速度;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可以進行3分鐘的耐力性練習。
(三)根據學生差異科學施教
開展跳繩教學,應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及認知規律合理安排跳繩內容。針對學生的差異科學巧妙地安排教學,授課教師應認真備課,大膽創新,針對不同學生利用不同形式的跳繩來激發運動興趣,提升教學實效。
結束語:
隨著現在的時代在進步,跳繩運動也在隨之發展,通過跳繩不僅健身還能達到娛樂效果,并且有一定的觀賞性。在傳統意義上講,適應了時代的召喚,得到了人們的喜歡。本篇文章通過對跳繩的自身優勢與教材設計和跳法以及應用等進行分析與研究,從中發現跳繩有花費少、器材簡便、健身效果好以及容易開展等特點,體育教師一定要按照小學生年級特點來制定教學內容,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在課程結束時,還要做好放松活動。教學各個環節一定要認真做好銜接,這樣小學體育教學的健康發展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楊新星.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田徑,2019(06):25-26.
[2]李大麗.試析短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妙用[J].中外企業家,2019(15):181.
[3]宋修偉.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花樣跳繩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15):94-95.
[4]金麗麗.探析跳繩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7(24):129-130.
作者簡介:
王洪鋼;漢族;研究方向:小學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