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萍
摘 要: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教學也是語文知識的基礎。只有讓學生有具備一定的識字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運用到各項其他科目的教學中。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趣味識字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結合小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通過趣味性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為今后語文課堂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本文針對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趣味識字;教學;小學語文
引言:
在小學教學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就是讓學生學會認識漢字。而低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不強,并且認識的漢字量較少,這樣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而通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正處于愛玩好動的時期,可以興趣愛好進行引導,通過有趣味的游戲和語文教學相互結合,正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讓小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里學習,從而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并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一、趣味識字的教育意義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趣味識字的教學模式就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都存在較強的好奇心。而傳統教學中,以死記硬背和抄寫的教學方式為主,這樣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而產生厭學的心理。趣味識字是結合現代的教學輔助工具,讓學生在趣味中學會漢字、使用漢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同時也開闊了學生的思維。趣味識字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音頻、圖片、游戲等。通過語文識字教學與多媒體應用技術進行結合,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學習氣氛,幫助學生開闊思維,從而提高課堂質量。
二、趣味識字在小學教學當中的應用
(一)通過創造適宜的情景模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上,運用情景教學的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這種教學模式,無論在今后學生的學習中,還是對于老師的教學工作中,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在教學中多采用多媒體技術,例如:使用音頻、歌曲、圖畫等。這樣增加了教學的多樣性,課堂的氣氛也十分和諧輕松,比如在教師講解“雪”這個漢字時,通過幻燈片播放“雪”字的筆順。并利用信息技術,將雪的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從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結合日常生活開展趣味教學
語文是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和日常生活進行結合。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從而達到優異的教學效果。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學生找到一種適合的識字方法。通過學習漢字“品”字,讓學生通過觀察三個口,好像三個人在一起吃飯一樣,這樣的行為我們叫“品嘗”。通過這種形象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形象的比喻,使學生記住這個字,并可以自己組詞,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采用游戲教學模式,讓課堂氣氛輕松和諧
游戲對于小學生來說有著較強的吸引力。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設計不同類型的小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比如可以讓學生通過寫對聯、猜燈謎、成語接龍等方式。這些趣味性十足的小游戲,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也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讓每個學生想出一些和“土”字相關的字,讓學生進行組詞,看哪一個小組組詞最多。讓學生對舊的知識得到鞏固,將學習過的“土”字旁的漢字重新認識一遍。同時,老師可以參與評比,教師也應該多給予學生鼓勵。這樣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養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加深學生的記憶,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四)故事教學法
實現寓教于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文字編成一些小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解,師學生加深記憶。可以學習一些動物的名詞,同時使用一些圖片進行教學,并將教學過程中編成故事進行講解。比如說,學習小白兔,拿出圖片并讓學生將“兔”字進行聯想。并講一個和兔子相關的故事,使學生快速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
(五)你結合信息技術進行教學
結合信息技術,通過短片、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漢字。學生年齡比較小,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在觀看動畫的同時,不但起到了學習的作用,還讓課堂氣氛輕松愉悅,從而加快學生學習的速度。
結束語:
趣味識字教學中還有眾多的優勢,小學語文老師在識字教學當中,還需要進行探討和研究,同時結合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學生的實際心理特征,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也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進行結合,使學生能夠將學習的知識也運用到生活當中。同時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以便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甘愛珍.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19,16(30):60.
[2]劉寶治.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2019,16(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