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鳳云
摘 ?要:新課標中提出“在觀察、實驗、猜想、驗證等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能力,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比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與結果。”實現這一目標,數學課堂中的說理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我們應該把它作為我們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有效提問;深度思考;合作交流;匯報展示
一、小學數學課堂培養學生說理能力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階段數學課程的設計,應著眼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充分考慮數學本身的特點,體驗數學的實質;在呈現作為知識與技能的數學結果的同時,重視學生借助已有經驗,從實際背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構建數學模型、尋求結果、解決問題的過程。但是學生的思考過程我們是看不見和摸不著的,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如何知曉學生思考狀態,則需要借助數學說理。數學說理不僅可以有效地呈現學生的思考過程,同時還可以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便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突破重難點。
二、培養學生說理能力的策略實施
(一)有效提問、促進說理
數學思考是說理的前提,學生只有經歷了思考,才能更好地描述說理的過程。要想讓學生抓住數學本質,每節課老師必須提出有效問題,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深度思考數學的核心。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時,學生基本上都知道先做一條高,然后沿著高剪,把平行四邊形分割成了一個直角梯形和直角三角形,然后再進行平移拼組就可以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一個長方形。但是學生在剪的過程中很少去關注為什么沿著高剪,所以老師在這里通過提問“為什么沿著高剪?”這個有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轉化前后圖形的本質特征。因為要轉化成長方形,長方形最明顯的特征是四個角都是直角,所以在這里我必須沿著高剪才能產生直角。這個問題的提出,也提醒了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要不斷思考每一步為什么要這么做,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長此以往學生也就學會了思考和質疑,也就為說理奠定了基礎。
(二)教師引領、示范說理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會做題但是卻不會表達思考的過程。這種會做題不會說理的現象在低段尤為明顯,首先低段的孩子認知和思考問題的能力有限,其次他們的表達能力還有欠缺。根據低段孩子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通過示范,帶領學生一起說理,建立說理的模板,形成思考問題的過程,從而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一年級《認識人名幣》這一課中,“2元等于多少角?”很多孩子憑借生活經驗能很快作答等于20角,但是卻說不出理由和完整的思考過程,針對此種現象,老師可以在學生匯報完畢后,帶領學生齊說“1元=10角,2元就有2個10角,2個10角就是20角。”然后再點1-2名學生進行鞏固,最后再讓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讓說理的模板走得更實,也為后面解決“幾元等于多少角?”這類問題做好鋪墊。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所以在實際教學這節課時,我在提出問題“5元等于多少角?”后,學生能很快答出“1元=10角,5元就有5個10角,5個10角就是50角。”在經歷反復說理的過程中,其實就已經無形中搭建了思考問題的方向。
(三)合作交流、人人說理
新課標提出,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學會轉換角色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每一位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發展。
例如,在五年級《梯形的面積》這一課中,我在提出問題“那現在梯形面積不會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前面學習的方法把這個未知轉化已知圖形去求它的面積呢?那你準備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哪些圖形?”經過獨立思考后學生們可以看出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在一起可以轉化成平行四邊形,還有的想到可以把梯形分割成兩個三角形,再還有學生看出可以把梯形分割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觀察的角度不同思考問題的方向也會不同,所以在這里我又提出“想一想,想好了試著和同桌說一說”這一要求,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想法大膽說出思考過程的機會。因為有了說理的經驗,所以在后面發言環節學生才不會懼怕說理,而且通過互相說理,部分一開始沒有想法的同學在別人的提示和激勵下,也敢于張口說理。更重要的是對于想法不同的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不僅思想得到了碰撞,而且思維過程得到有效的發展,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視野。
(四)匯報展示、創造說理
數學課應該把“講理”作為課堂的核心,前面我們已經有了合作交流、人人說理,但是怎么讓所有學生的說理規范而有序呢?我覺得可以通過匯報展示來實現。那么在這一環節老師會對說理的學生進行篩選,擇優選出會說理的孩子講明自己的思考過程。
例如,同樣在《梯形的面積》這一課中,學生自主將梯形轉化成已知圖形后,我選出了各種不同的學生對他們的想法進行了展示,然后讓不同的學生就自己轉化的過程進行發言。有的學生答道“兩個一樣的等腰梯形拼組成了大的平行四邊形。”、“兩個一樣的直角梯形拼組成了大的長方形,或者平行四邊形。”,“兩個梯形拼組成了大的平行四邊形。”然后再通過提問“雖然剛才三位同學所拿的梯形各不相同,但是它們都把梯形轉化成了平行四邊形。并且在轉化過程中他們有一個相同的地方?同學們看出來了嗎?看出來了和同桌說一說。”通過同學們的對比我們很快發現不管是什么樣的梯形,只要拿的是兩個完全相同的梯形都能轉化成學過的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對轉化的方法也就理解得更為透徹。
三、結束語
說理不僅有助于抽象思維的發展,同時也能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一般思維程序都是按照“形成表象——語言內化——抽象概括”進行的。任何數學知識都有其形成過程,如果能將其形成過程“說”清楚,變成學生自己能表述的東西,就相當于弄清了問題的形成過程,也相當于解決了整個問題的一半。所以數學說理能力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以上也就是自己結合教學實踐總結的四種方法策略,后期也會進一步將其落實到每一節課。
參考文獻:
[1]王永愛.數學課堂中學生說理能力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0(4):61-61.
[2]林奇峰.談在數學教學中重視說理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