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曉青
摘? ?要:新時代,在“立德樹人”旗幟的指引下,高等教育發展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發揮價值觀引導的作用,因此,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也提出一定要求。我國大學英語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是教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免會出現一些問題,表現在某些大學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受西方價值觀的影響、教師個人思想政治素質不強和在工作中不能把教書和育人很好地結合起來等方面,從教師個人、高校和社會的層面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意圖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教育
大學英語課是我國高校中非英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時間最長的一門必修課。大學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對學生日常行為的影響和三觀的樹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該素質的培養成為高校教師師資培養的重要環節。大學英語教師是一個高知群體,相應專業博士學位的取得是目前高校對多數在職大學英語教師的學歷要求,還有許多高校在招聘教師時注重學術論文的發表情況、科研水平的高低等軟實力。受專業學習的影響,大學英語教師比其他學科的教師有更多的機會接觸西方政治、文化和價值觀,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提升要齊頭并進,認同我國社會主義道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新時代大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政治素質,
1? ? 大學英語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現狀分析
高校是我國優秀、進步青年集中地,大學生朝氣蓬勃,富于想象力和創造性,他們渴望知識,彰顯個性。大學英語的學習,讓非英語專業的學生擁有了了解世界的工具。大學英語教師的家國情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都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成為高校教師師資培養的重中之重。目前來看,我國大學英語教師的政治素養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但其中也不免會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1.1? 個人思想受到西方價值觀的影響
與高校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較,英語教師有更多的機會閱讀海外文獻、與外籍教師交流思想,親身感受外籍教師生活,甚至有機會全面地接觸西方本土宗教。新時代是一個知識、科技全球化共享的時代,互聯網的充分發展和廣泛運用為大學英語教師開闊學術視野、提升個人格局、增添教學魅力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但是西方一些國家也通過互聯網,別有用心地把他們的“普世價值觀”滲透給中國人,大學英語教師多維度地接觸西方文化,潛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熏陶,致使有些英語教師個人價值觀定位有所偏差,弱化家國情懷,缺乏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對社會主義道路產生動搖,在學生面前美化西方文化,崇洋媚外,誤導學生的認識,影響大學生正確三觀的樹立。
1.2? 個人思想政治素質不高
現階段,科研能力和教學水平是多數高校對教師的職業要求,在知識經濟時代,大學教師通過教學和科研生產和傳播精神產品,授課之余,做科研、寫論文就是大學英語教師生產能力的一種體現。但是,由于英語語言的發展速度過快、英語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育技術層出不窮等諸多問題的產生,教師明白只有不斷地對真論題進行研究,論文的結果才會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因此,受個人教育背景的影響,一些大學英語教師自身政治理論素養欠缺,僅把職業價值觀定位在個人專業領域的提升上,通過在專業課領域內的建樹彰顯個人價值。沒有對“為誰培養人、如何培養人和培養什么樣的人”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v然有些教師有育人的想法,也苦于不會表達,無從下手。
1.3? 教書和育人不能同步
我國的高校是在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賦予每一位教師的職責。我國高校英語課的設置是要求授課教師進行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時,讓學生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用客觀的態度對待西方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滿足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雖然多數大學英語教師在政治思想上能夠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到教書育人,但是有些大學英語教師唯上課而上課,只關注學科成績,課堂教學內容僅是枯燥的知識點,從不通過指導學生比較中西方文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學習,增強文化自信,樹立學好英語、用英語向世界講中國故事的信心。
2? ? 大學英語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現狀原因分析
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毙聲r代,黨中央對高校教師提出了“立德樹人”的行為準則,大學英語教師應該通過學習、對照,進行深刻反思和自我剖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并剖析其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2.1? 教師個人思想政治學習的主動性變弱
大學教師在入職前都進行過思想政治教育課和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都具備一定的思想政治素養,入職后的大學英語教師面臨的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都很重。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英語詞匯和口語表達也受不同的語境和文化的影響而逐步變化和發展,英語教材的編寫也更趨近于時代文化和時代主題?!?0后”的學生是伴隨著互聯網長大的孩子,他們十指靈活、頭腦聰明、有強烈的求知和表現欲。教學內容深度和廣度的增加、教學對象的個性化和多樣性給一些大學英語教師造成了很大的教學和科研壓力,他們無暇關注國內外時政,政治學習自覺性降低,政治學習體會不夠深刻,甚至變得形式化和教條化。改革開放后,一大批外國影視作品進入中國,豐富了百姓的生活,但西方意識形態的滲透隨處可見,一些大學英語教師思想上受到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對本國的文化和文明不自信,個人的思想政治學習自覺性變弱。
2.2? 學校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弱化
當前,在高校課程體系設置中,英語課的比重最大,國家如此重視英語課建設,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畢業后適應全球化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更是前所未有地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英語作為中國與世界交往的工具,其社會應用地位不容小覷。英語水平的高低也成為衡量大學生能否順利就業、學習深造、國際交流的一個硬性指標,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本科生畢業前必須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研究生畢業前必須通過碩士英語學位考試,否則學位將會被取消。有些高校把學生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作為大學英語教師評獎、評優的標準,受此功利思想的影響,學校只安排教師的業務學習和評比,對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也只是走走形式,沒有把對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實、做細。弱化師德教育、用業務學習代替政治學習,不去有效地調動教師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 功利主義對大學英語教師思想的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國策的實施,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教育重視程度的加深,中國大陸掀起了“海外留學”的熱潮,“托?!薄把潘肌背煽兂蔀樯暾垰W美國家高等教育的“敲門磚”。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名牌院校的英語教師順理成章地成為這些學習機構的“搶手貨”。因此,一些大學英語教師坦然地接受了機構的高價授課邀請,走上了課外班的講臺。創口碑留學生、傳授應試技巧、幫學生得高分,成為機構的頂梁柱來獲得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自身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一系列功利目的讓大學英語教師偏離了自己入職時教書育人的初心,取而代之的是傾心傾力地研究應試技巧、擴大辦學規模、尋求融資合作等一系列商業行為,因此,大學英語教師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商人急功近利、唯利是圖的劣根性,思想變得浮躁、行為變得功利,純潔的師生之誼也變成了雇員與雇主的經濟關系。
3? ? 提升大學英語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寫道:“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盵1]文明產生于人類不斷地探索、反思、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正是這種不斷的追問、思考和積累讓人們在思考中形成了觀念來指導自己的實踐。
3.1? 教師提高個人價值追求的主動性
工人階級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現代化建設中起著重要作用?!弊鳛楦呒壷R分子的大學英語教師,對于加強與國外科學、技術和文化交流,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促進我國改革開放,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大學英語教育為了滿足國家人才培養的戰略需求,人才培養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可持續地進行。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在組織上積極要求入黨,更要在思想上入黨,把培養社會主義的可靠建設者和合格接班人作為自己的職業理想,時刻牢記入黨初心,回顧入黨誓言,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堅定的政治信仰,保證精神上不缺“鈣”,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從教的意義。
3.2? 學科、系部做好教學大綱頂層設計
磨刀不誤砍柴工,欲讓大學英語教師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英語學科必須從教學大綱著手,做好頂層設計工作。教學大綱是由國家教育領導部門統一制定,根據教學計劃中規定的各門學科的設置目的而編寫的各科教學的指導性文件。它以綱要的形式規定該學科的教材范圍、深度、體系、教學進度以及某些教學方法上的要求等。因此,大學英語學科應該在教材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教學系部在教材的使用和教學活動的開展上積極引導教師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內容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使教師在備課和講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潤物無聲地形成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2]。
3.3? 高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
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些學生來自英語教育水平和學習環境相對落后的地區,英語基礎較差,尤其體現在英語聽力和口語方面,有的學生則相反,在英語學習的各個方面都顯示出較強的優勢。學校在教師評獎、評優時,不考慮各種因素,而是唯學生“四、六級通過率”論,這種做法本身就有悖于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工作原則,勢必會對教師造成情感的傷害,不利于教師工作熱情的激發。高校應該把教書育人作為引導教師認真從教、努力科研、進行正確價值選擇的動機,從而有效地利用課堂這個主陣地,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樹立起正確的“三觀”,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從而致力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培養人才。
3.4? 國家對高校教師出臺激勵政策
大學英語在我國對外發展的過程中不但起著工具性的作用,而且具有很強的人文性,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人才培養方面是一支重要力量,推動著國家和社會各個方面的建設與發展。鄧小平說過“社會主義不要貧窮,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讓人民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相比一些外企員工的收入,大學英語教師的收入就顯得較低。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追求更好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是大學英語教師的權利。因此,國家可以通過制定一系列政策改善教師待遇,讓教師在放心從教、安心育人的同時,過上體面的生活,并且對民營教育機構的教師進行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國家層面上,需要做到政治上激勵教師、工作上支持教師、待遇上保障教師、心理上關懷教師。
4? ? 結語
新時代,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大學英語教師自身應該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職業使命。社會、高校和系部也要為英語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發展和培養作出相應的整改和努力,不斷提高教師熱愛祖國、熱愛教育、安心育人、努力從教、不斷學習的政治素質,還要為大學英語教師豐富生活、提升自我,過上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斷努力,以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何? 芳,都? 寧.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城市型、應用型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路徑探析[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8,32(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