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家剛
摘? 要:在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下,教師應該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解題的方法,而應該是解題的思路。學生解題思路的培養也不應該只是局限于單一學科,而是應該將相關學科聯系起來,尋找它們的共通性。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題目的解題運算往往會涉及到大量的數學運算,所以在物理學科中數學思想的融入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研究了初中物理教學中數學思想應用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給出了應該對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數學思想;基礎;研究
引言
在初中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學科知識是密不可分的。數學與物理之間就存在這緊密的聯系。數學中設置的部分應用題會涉及到物理學科中的知識,而物理學科中題目的解題過程也是要依賴數學學科中的知識的,可以說沒有數學學科知識的支持就無法完成物理學科中題目的解答。世界上許多著名的物理學家都是具備非常好的數學知識基礎的,其研究物理知識是以其掌握的數學為基礎進行的。由此可見,數學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更應該以數學思想為基礎,提升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一、以數學思想為基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對于公式的掌握不熟練
初中的學生在進行物理題目的解答時,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對于公式的掌握不熟練,也容易受到題目中一些無關因素的干擾,不能夠快速的篩選出適合解題的公式。例如:題目中寫到“將一個正方體的鐵塊放置于一張面積為1平米的方形桌子上,鐵塊的重量為10kg,求桌面受到鐵塊的壓強時多少?”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方形桌的面積是一個干擾因素,如果學生對于計算壓強的公式掌握不熟練,就很容易被誤導,產生錯誤的解題結果。
(二)沒有將物理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相聯系
物理教學的內容與我們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學生在解答物理題時也要關注所答出結果的合理性,如果不合理,那么結果必然是錯誤的。而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往往會忽略掉答題結果的合理性,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所認為對的方式去解題,導致其答題結果最終是錯誤的。
(三)學生缺乏運用數學思想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很多的學生其本身的數學解題能力是比較強的,能夠獨立的進行大量的數據運算,但是當數學與物理知識相結合的時候,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進行題目的解答,這就表現出了學生在運用數學思想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還是比較薄弱的。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初中學生不能夠將數學與物理知識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其認為這是兩種獨立的學科,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數學思想為基礎的初中物理教學有效開展的策略
(一)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物理教學
現階段,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的成果,也就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課程開展過程中,將大量的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希望他們能夠牢記這些知識內容,并熟練進行應用。而事實上,往往會適得其反,這種龐大的知識量會對學生形成很大的壓力,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會產生抵觸情緒,導致其物理學科的學習成績下滑。所以,教師應該改變這種教學的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將書本上刻板的知識內容在課堂中以更加生動的方式呈現,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透徹的理解知識內容,并且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如在物態變化課程的學習中,部分學生對于其中的理論原理表示很頭疼,不知道如何學習這些抽象的物理知識,教師可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將物態變化中的溫度--實踐圖像繪制出來,使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物理原理,進而提高學習興趣。
(二)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數學基礎
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首先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基礎。如果數學基礎薄弱,那么也就會增加物理教學開展的難度,所以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進行課程的調整、設計。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時,要注重對于數學思想的引入,使學生在清晰了解了物理題目之后,選擇應該采用的正確解題公式,然后運用數學的方法進行公式的運算,從而得出正確的結果。在物理學科中電學與力學題目在解題過程中,會涉及到許多的數字運算,因此,學生的數學基礎也是他們學好物理的關鍵。如在凸透鏡的焦距取值范圍學習中,應當利用數學不等式的知識基礎,將物距與焦距之間的關系列出來,進而得到最終的結果,有一道題目是這樣的“蠟燭放置在距離凸透鏡15cm處,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化的蠟燭圖像,移動蠟燭到9cm處時,光屏上的圖像變大,求取凸透鏡焦距的范圍”,學生應當總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找到物距與焦距之間的關系,列出不等式,進而得到焦距取值范圍為4.5cm。
(三)教師優化完善物理教學的內容
在物理題目的解答過程中,數學思想是支持題目得以完成的重要支柱,學生要對數學的解題方式、解題思維進行熟練的掌握。教師在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其內容進行優化與完善,做好數學思想與物理教學之間的權衡,物理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正確理解物理現象、熟練掌握物理公式,而在物理教學中的數學思想則是讓學生應用數學知識快速的進行物理公式的解答,以物理公式為基礎,進行數學計算,才能獲得最終的正確答案。
結束語
現階段,基于新課標的要求,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教學時,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講述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解答題目的思維方式。數學知識是物理題目得以被正確解答的基礎條件。因此,學生應當正確的運用數學思想來進行物理題目的解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正確的引入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提高其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梁建. 基于數學思想方法的初中物理教學研究[J]. 物理教學,2016(8):49-50.
[2]何凱. 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策略研究[J]. 開心,2017(6).
[3]賴南燕,陳婧婷,張毓敏. 數學思想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 學周刊,2017(29):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