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玲
摘??要:板書是語文教學重要的方式,通過板書可以對一些語文知識進行針對性的了解,培養學生概括能力,提高老師課堂效率。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合理地使用板書,可以對教學活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目前,部分教師對板書的設計及運用沒有重視,導致教學活動的重點不突出。本文分析了板書對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剖析了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運用板書展開高中語文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板書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語文作為重要課程,是學生了解文化、形成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科目。在語文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合理整合各種資源,以此來豐富語文教學內容。而語文板書作為經常使用的手段,它對教學有著積極作用。板書既是一堂課高度凝練的概括,也是學生對本堂課重難點最主要的記憶點。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對此予以重視,將板書有效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
一、結合教學重點內容,合理進行板書設計
在高中語文教材之中,蘊含著大量的內容,只憑老師的梳理是遠遠不夠的,而其中的重難點,通過板書的形式體現出來是最好的,其作用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重點涉及到的語文知識、幫助學生梳理相關知識網絡。同時還需要意識到的一點是,單靠簡單的歸納作為板書遠遠不夠,想要板書美感和價值兼具,備課時需要老師去多琢磨多研究。
例如,老師在講述《鴻門宴》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對鴻門宴發生的原因進行板書,帶領學生尋找相關線索,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導火線:“曹無傷告密。”老師詢問學生:“是鴻門宴局勢緊張的原因?”學生經過大致瀏覽,回答:“范增評價劉邦。”老師可以進行板書:“范增評價劉邦導致局勢緊張。”老師可以問學生:“我們都知道劉邦最終勝利,那鴻門宴后來局勢緩和是肯定,那重要原因是什么?”經過講解,老師總結:“項伯夜見劉邦致使局勢緩和,張良拉攏項伯埋下伏筆。”老師還可以詢問學生:“只是這樣,項羽怒氣難平,那么鴻門宴中雙方又因為什么心平氣和的交談呢?”學生經過思考,得出結論:“項伯說請。”老師將這些內容的重點一一進行板書,并寫下總結性的語言:“鴻門宴起因與開端。”通過寥寥幾句板書就能把《鴻門宴》的開端梳理出來,既明確又簡短,可以幫助學生很好理解文本內容。
二、結合問題板書重點,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在板書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查看具體信息,然后結合教學內容再進行理解。此外在學習語文的相關知識時,要注意去查看重點知識,將重點知識進行梳理,并板書,有了他們的存在,可以方便學生更快地了解語文的相關知識。
仍然以《鴻門宴》的教學內容為例,老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攻克重點內容,老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個小組探究活動:“大家知曉了鴻門宴的起因,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劉邦成功脫身與雙方的謀士密不可分。請大家找一找里面的人物具體做了哪些事情。”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下與會人員,經過學生探究和討論,得出以下較為明確的答案。例如,劉邦:請罪項羽,參加宴會;范增:舉玦示意殺劉邦;項莊:舞劍助興,意在沛公;項伯:庇護劉邦,與項莊共舞;樊噲:闖帳救駕;項王:稱贊樊噲,賜酒,賜坐等。通過同學的分享,老師可以借助學生答案把重要詞匯板書在黑板上,通過劉邦方和項羽方力量的對比,總結出劉邦脫身的原因,突破本文難點,引導學生思考。
三、借助語文板書教學,加快學生思維提升
思維的提升與發展是核心素養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是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獲得的思維能力發展和思維品質的提升。而這一塊是語文教學的薄弱區,原因在于語文往往涵蓋了很多文化且綜合性較強,但如果語文老師把板書的“動筆權”適當地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上臺板書的機會,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那么板書將被賦予更大的意義和價值。
還是以《鴻門宴》為例,為激發學生興趣,在最后的部分老師可以這樣來設計:“《鴻門宴》的內容我們已經全部了解了,同學們對劉邦和項羽兩個人物的性格是如何理解的?請用一個詞來概括主角的性格,并板書在黑板上吧。”通過同學的思考和板書,其他同學可以對黑板上的詞進行評價及修改,在討論聲中,老師逐步歸納出“項王自矜功伐;劉邦鎮定多謀,知人善任”的總結性信息,在這一個過程中,板書似乎成了探究的輔助工具,但是這一環節板書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把詞語板書在黑板上成了顯現的可以積累的知識;其次通過兩類不同的詞更能看出劉邦和項羽性格上的差異;最后,通過學生的板書,老師可以觀察同學對本文理解程度和概括水平的高低,在一寫一說間加快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板書在語文教學中作用重大。首先,語文的板書可以有機地整合教學重點,提高教學效率;其次,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合理的板書設計可以培養學生知識概括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能力,相應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對于綜合性比較強的知識,通過板書教學,便于學生理解,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麗娜.?語文教學中板書的妙用[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20):37.
[2]王珍.高中語文教師如何利用語文板書開展教學[J].華夏教師,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