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萍
摘??要: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對于學生個人的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使得這一章節內容成為小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的重點與難點。但是部分小學教師卻局限性地割裂了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在培育學生綜合素養方面的重要作用,這也使得學生逐漸喪失了對于幾何思維培育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基于此,本文具體探究核心素養下通過數學活動開展圖形與幾何教學工作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圖形與幾何;數學活動策略
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作為小學階段教學內容的重點以及難點,同樣是培育學生個人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數學活動,將圖形與幾何教學活動與學生個人綜合素養培育相結合的方式以及手段,從而有效地強化學生對于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整體把握的基礎之上,促進學生個人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我國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未能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相關工作深入發展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日益重視學生個人價值的直接體現,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實際環節應當充分地尊重學生個人的教學主體地位。然而我國小學教師為了保證整體的教學進度而一味地追求教學的速度,以至于忽視了學生個人在教學過程中價值的直接體現。[1]這不僅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環節未能獲得過多的學習體驗,同時學生也無法通過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的學習來鍛煉自身的實踐能力以及動手能力,從而直接影響到了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工作開展的整體效果。
(二)教學陷入范式化思維誤區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師在圖形與幾何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另一個問題,便在于教師的教學模式陷入了范式化思維的俗套,這就使得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整個流程之中僅僅扮演了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因此只能機械化地將教材上的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知識一種數學化的語言向學生進行解釋,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極大程度上使得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以及聯系被割裂,因此教師無法清晰地了解到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體會以及學習情況。
(三)學生學習積極性相對較差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個人認知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培育的重要階段,學生在進行這一章節內容學習的過程中出于基本的羞恥心,而不愿意在課堂上表現出對于這一部分章節掌握得較差的事實情況,由此所形成的惡性循環將直接對于學生個人的表達能力以及溝通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2]究其根本,出現這一問題的原因與教師范式化的教學方式以及未能充分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培育。
二、基于核心素養培育視角下“圖形與幾何”教學工作中開展數學活動的策略探究
(一)布置有挑戰性的前置性學習任務單
前置性學習任務單可以讓學生的預習更有針對性,目標更明確。讓學生學習有方向,思考有對象。但任務單內容不能僅僅是簡單的知識問答,應該要設置有挑戰性,每個學生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去實現的任務單內容。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預習的時候先自己用文字或視頻制作量角器的使用說明書,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就會去通過看書、查資料去認識量角器的由來,它的各部分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在課前學生就有了自己的思考與操作。在課中與其他同學交流說明書時,學生對自己的原有認識又有了進一步理解和補充,減少教師的講授部分,更能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二)設置吸引學生的操作活動
操作活動在圖形幾何教學中是缺少不了的。它可以是動手操作,也可以是思維練習。在動手操作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通過思維練習去提升。例如,在教學如何使用量角器量角與正確讀出度數這個環節,教師可以利用希沃5數學學科工具中的量角器和角,設置讓學生上臺移動電子屏幕的角的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在操作時會發現角的一邊需要與0刻度線重合,角的頂點與中心點重合,0刻度線在內就找內圈的刻度移動另一條邊,0刻度線在外就找外圈的刻度移動另一條邊,這樣就可以快速地得到想要的規定度數的角。這樣的活動比傳統的學生用自己的量角器量角活動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專注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操作中觀察、歸納出使用和讀度數的方法。
(三)提出核心問題,圍繞核心問題引發一系列層層遞進的小問題
在圖形與幾何教學時,抓住核心問題,然后再形成用一系列問題組成的問題鏈條來推進教學。問題串將零散的概念串起來,讓學生經歷的思維活動從而鍛煉學生觀察、推理、分析、對比、歸納等能力。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串層層遞進的問題組:(1)影響圓的大小的東西它在哪里?你能畫出來嗎?(2)如果讓你畫,你能畫多少條?(3)半徑、直徑都有無數條,哪一條的長度能決定圓的大小?(4)半徑、直徑都能決定圓的大小,它們之間會有聯系嗎?這一系列問題分別指向探究出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特征及關系。學生在這樣的“尋找答案解釋概念——探究特征——感悟關系”一步一步地不斷深入學習,從而實現學生的深度學習。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本身的嚴謹性以及邏輯性使得數學學科成為鍛煉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重要學科之一,新課程改革相關工作深入開展以來,教育界對于學生個人綜合素養培育也給予了更高的重視程度。圖形與幾何章節內容作為小學教學內容的重點,小學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開展有效的數學活動,將圖形與幾何的教學內容與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培育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在幫助學生加深相關知識理解的基礎之上,有效地強化學生個人綜合素養的培育工作。
參考文獻:
[1]孫倚然.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4.
[2]宋艷.小學高年級數學“圖形與幾何”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