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尚武
班主任工作是十分有意義的,但也是十分辛苦的事,我認為,只有掌握其工作規律后,才能做得更加科學一點、相對從容一點,在這里就本人在班級工作服務中提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一、作為班主任要做全做實?“基本功課”——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
一個人一種性格,一百個人就一百種性格,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因此,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求我們每位班主任要深刻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情況、社會關系、人員交往、成長歷程、學科長項和短板、個人愛好和追求,然后根據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指明發展的方向和目標,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自覺地為自己的前途和發展學習。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面且有個性的發展,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有的放矢,才能對癥下藥;把話說到學生的心坎上,把問題解決到關節點,學生才能心悅誠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當然,在工作中,不能用一個模子培養所有人,更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副藥醫所有人,這樣做工作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具體到班級工作中,要從七年級一開始就對每名學生做全面細致的調查、統計,例如:
1.獨生子女:男生14名,女生3名。(說明重男輕女現象依然嚴重,另外女生是獨生子女,說明她的家庭教育就不會太差)
2.留守兒童:男生3名(其中一名男生母親早已經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只有在春節時回家一趟);女生6名(父母雙方在外)男生2名,女生5名(父母一方在外)。
3.早晨起床:(5:00~5:20)男生0名,女生5名
其中一女生還每天早上給他爸爸、弟弟、妹妹做早飯)。
(5:30~6:00)男生15名,女生9名
4.晚上休息:(10:00~11:00)男生2名,女生3名,
每天學習這么辛苦,號召全班向他們學習!
(9:00~9:30)男生11名,女生12名。
5.包車上學:男生2名,女生6名。
6.校外住宿:男生4名,女生4名。
7.騎自行車上學:男生5名,女生2名。
8.騎電動車上學:男生0名,女生5名。
9.參加“書法”興趣小組:男生4名,女生5名。
10.參加“科技創新”?興趣小組:男生12名,女生10名。
11.參加“美術”興趣小組:男生2名,女生2名。
12.參加“體育”興趣小組:男生1名,女生3名。
13.參加“演講”興趣小組:男生1名,女生2名。
這樣知其然,就可以依據“個情”,做到有針對性的教育教學。
二、就是將“管理班級”轉變為“服務班級”——服務于班級中每一位同學
什么是“管理”?可以這么理解,“管”就是對學生的言行進行干預,“理”就是通過“管”,理順師生、生生等各種關系,使學生學習和生活處于有序狀態,為學生提供安心學習、樂于學習、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什么是“服務”?可以這么理解:班主任要以自己的行為使班級中每一名同學都能獲得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因此,對于我們做班主任工作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管理,更應是實實在在的服務!過去的觀念認為,管理就是壓制人、約束人,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服務則是聽從人,伺候人。在陳舊的觀念下,管理的辦法就是“我說行,你可以去做;我說不行,你就不能去做;你若不服從,我就……”就怎么??就用強制的措施使你服從!對于我們未成年學生(初中生)來說,老師本身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是權威,就是真理,如果我們再要用高高在上的“管理”手段,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尤其是信息時代今天的學生,對待學生更要以人為本,要在真誠、尊重、賞識、關愛、包容中將服務落到實處,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善于發現每個同學的長處,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形成高效團隊。這樣,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就會更加從容、成績也會輝煌起來!
三、班主任要做到時時充電,加強學生現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新時期的班主任應對教育對象實施影響的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不斷地學習有關知識,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
首先,專業知識要過硬。要想專業知識過硬,就必須不斷學習。因為,現代教育要求教師練就一身過硬的“功夫”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種種“案例”問題。但不爭的事實告訴我們,不斷強化“教育者”的身份,而淡化“學習者”的身份,使“活到老,學到老”這個古老的格言淪為一個虛偽的謙辭。試想“拒絕學習”的班主任,還怎么好意思責備學生“厭學”?所以,讓我們認清了在班主任各種角色中,唯有“學習者”是基礎角色,是底色,作為班主任如果平日常處于“非學習狀態”,他的教育手段將會“機器化”,從而失去生機和活力。俗話說,“醫生是越老越香,老師是越老越臭”,這句話未必正確,可在另一個層面,讓我們會更大程度上認識到:醫生工作的性質是迫使他們不得不用科學的態度思考問題,不得不把專業水平看成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而教師的知識好像是越來越陳舊,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說明教師的知識沒有更新,可是教師的專業技術是產生教育智慧的能力保證呀!由此可見,老師們必須不斷為自己“加壓、充電”,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之成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
其次,要善于在實踐中學習。俗話說,“種莊稼先要知道各種作物的生長發育特點,才能適時適地施肥澆水。”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活人與活人的交流,不可能用千篇一律的格式化操作去教育學生。要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點加以正確疏導,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切不可因一時沖動、氣憤對學生的行為?“一棍子打死”。例如,對于一些偶然性犯錯誤的學生,我們只要給予當時的批評指正,不能捉住“小辮子”不放;對于那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百感不化”的學生要適當搞特殊;而對于特殊的學生,那就更要用特殊的方法去“治療”,因為教師要治的是“心病”,要治好“心病”,第一步當然是“知心”,了解學生,方能分析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所以,要想能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就得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反思,積累經驗。
總之,班主任工作紛繁復雜,對學生的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們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好充足的“基本功課”、擁有一顆“服務班級”的心態、加上不斷“學習、實踐再學習”,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就一定會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一定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也一定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快樂明哲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