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乃比?阿卜力孜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教師應積極探尋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培育核心素養的重視,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信息意識,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基礎上賦予學生社會責任,使其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育研究
一、圍繞著核心素養的培育進行教學設計
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過程中,人們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積累,逐漸形成了一套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案,這不僅有助于提升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且能夠對今后的教學創新和改革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因此,教師應注重對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創新,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逐漸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圍繞這核心素養的培育進行教學設計,將核心素養培育放在核心位置,這樣才能確保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
二、強化信息意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人們迎來了信息化時代。這對學生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學生而言,其從小便會受到信息意識的熏陶,而隨著學生的成長,信息意識會由感知階段逐漸向認知階段發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校的教育,可以使學生能夠通過搜索來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內容,并且能夠具備信息的甄別能力,可以對信息的真假以及信息的利弊進行判斷。通過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針對特定的信息問題來獲取確定的信息[1]。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關注信息的發展動向,促使其有意識的進行信息技術的處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此,教師可以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到相應的情境之中,促使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完成學習任務。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逐漸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
三、啟迪計算思維
在修訂之后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計算思維被列入了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之中。所謂計算思維,是指利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問題解決方案過程中所產生的思維活動[1]。計算思維表現為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形式化、模型化、自動化以及系統化。計算思維在被提出來之后,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目前在高校中引入了計算思維。但在中小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初步了解計算思維,因此,尚未能計算思維引入到中小學教育之中。但由于計算思維具有較大的優勢,很多數學問題都可以通過計算機編程處理加以解決。因此,教師需要認真學習計算思維相關的理論,加深對計算思維的認識,結合計算思維的表現形式,將其引入到教學之中,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例如,針對“四色定理”的證明,很多年前數學家便提出了“四色定理”,即在畫地圖的過程中,無論地圖多么復雜,只需要通過四種顏色便可以畫出地圖。如果應用三種顏色,則不足以表明地圖的全面性;如果應用五種顏色,可以會導致顏色過多,影響地圖的使用效果。因此,在畫地圖過程中只需要四種顏色即可。如果想要證明“四色定理”的科學性,需要進行大量的推理和計算。這是一項十分復雜和龐大的工程,甚至數學家終其一生也未必能夠完成這項任務。因此,“四色定理”在很長時間內都沒能得到充分的證明。而在1976年,數學家通過計算機證明了“四色定理”的正確性。計算機在證明過程中,做了200億個邏輯判斷,如果通過人工,則難以完成這項任務,而通過計算機只用了1200個小時便完成了這項任務。教師可以結合“四色定理”的證明向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嘗試應用不同的顏色對地圖著色,研究可以通過幾種顏色完成區域的劃分。進而使學生加深對“四色定理”的認識。然后要求學生自行查閱相關資料,歸納總結人們證明“四色定理”所應用的方法。幫助學生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引導學生設計通過計算機證明“四色定理”的方案,并對證明所學的時間進行估算。同時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項目研究報告,將其與其他同學分享和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實踐鍛煉機會,逐步形成穩定的思維方式,進而起到啟迪計算思維的效果。
結束語: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信息意識以及計算思維等。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發揮信息技術的無蹤用,結合各個學科教學,更好的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朋嬌,滕煜,高珊珊.?深度學習視閾下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v.18;No.17507:81-84.
[2]曾春霞,劉付燕.?基于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高中信息技術微課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9,v.640:128-1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