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摘??要:學生評教是學校里對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老師獲得信息反饋,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途經。但是,學生評教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評教的作用無法得到發揮,本文就目前中職學校評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中職;評教;問題;改進
教師的考核是促進教師能力提升、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對教師的教學考核中,學生的評教是重要的一項內容,中職學校在教學質量管理和教學改革工作中越來越重視評教制度的運用,為了促進教師教學研究,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有必要客觀面對學校評教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更好地保證評教的科學性和完善性。,
一、目前中職學校評教中存在的問題
(一)評價體系設計不夠科學
評教的指標體系多年不變,有的指標已經不能反映現代課堂教學的特點和要求,讓學生評教中產生了應付心理,個別學生沒有認真閱讀思考評教內容就直接亂打分,最后出現很多老師分數相近,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已經失去了評教的意義。
(二)評教只看分數,評教內容不及時反饋
在評教結束后,很多學校并沒有把評教中學生給老師評價的具體內容及時反饋給相應任課老師,沒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解釋和改進。這樣,評教分數高的老師,他們教學中好的地方沒有得到分析、學習和推廣,評教分數低的老師也不知道學生對自己到底哪方面不夠滿意,所以教學的各方面都沒有改變,上課質量也不會有所提高。這樣,評教結果除了打分給老師考核,對教學的改進沒有起到任何的作用,也在無形中減弱了學生評教的主動性和認真性。
(三)評教具有滯后性,缺乏持續性
很多學校對評教活動的組織往往僅局限于每學期一次,缺乏持續性,學生要在短時間內填寫大量重復性問題,根本沒有時間去認真回顧老師的教學情況,一些學生就會不負責任地隨意評價老師,而且評教時學期已經過半或者臨近結束,這個時候的評教僅僅是對老師在這一段時間教學效果的階段性評價,滯后于教學過程,不能及時反饋教學中的問題,老師也不能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改進以保證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樣的評教就顯得功能單一,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四)學生評價教學的局限性
學生是教學評價的主體,現在學校往往采取全部學生匿名參與評教,這就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一種情況,中職生中有一部分學生每天上課從不聽講學習,連每一科的任課老師叫什么都不知道,評教結果的有效性就不言而喻了。此外,中職生的心智不成熟,看問題太片面,容易偏激,這就造成對老師無法產生客觀的評價,往往會出現學生壓根就沒認真看問題,就直接給喜歡的老師打高分,給不喜歡的老師打低分,評價結果有失偏頗。
二、對改進學生評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完善評教的指標項目
評教的指標體系要體現出發展性、針對性、開放性,指標的制定除了學校的教務部門以外,教師和學生也可以參與協商,把自己想了解關注的問題提出來。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不只是要求學生打一個分值,選一個選項,還應該要學生寫清楚好在什么地方、差在什么地方、希望老師如何改進等。這樣有利于教師從評教結果中獲取具體的信息,以有助于改進教學效果,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認真填寫評教項目,做到客觀公正對老師進行評價。
(二)正確看待利用評教結果
評教的目的,一是用于教師知道自己教學的優缺點,以改進教學效果,二是用于對老師的考核獎懲。但評價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促使教學質量的提高,讓老師學生都從中獲益,所以教務部門應及時向老師反饋教學評價中學生的意見,對教師好的方面給與鼓勵和獎勵,并在學校對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推廣,對于評價較差的老師或某些指標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總結。
(三)評價應該具有持續性和多樣性
評教是完善教學管理的重要內容,要把這個工作作為一種持續性的工作,而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這樣才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修正。而評價也要堅持多元化,才能全面、公平合理地評教。多元化是指將分數量化和其他評價形式結合起來,比如,座談會、文字描述等形式。
(四)減少學生評教的局限性
有的老師嚴格管理學生卻被打低分,使得老師不敢嚴管學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教育學生提升素養,讓學生明白合理的評教是為了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受益者是學生本身,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一些方法解決。比如,由全部學生參加評教后,將最低分和最高分都剔除掉一定的百分比,這樣的結果更具有合理性。
對教師的評價是一項長期持續性的工作,只有運用合理的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引導師生之間更好配合,及時獲取各種反饋,揚長避短,才可以提高課堂效率,讓老師和同學們都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葉寶華,盧兵,鐘偉華.《影響課堂教學評價諸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02(1):82-83.
[2]郅瑤.《學生評教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2004(3):52-54.
[3]龍偉.《淺析學生評教的影響因素及改進措施》【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9(23):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