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們強健體魄、磨煉意志,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提高小學生體育課堂參與性、體育教學效率是所有小學體育教師的共同目標。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對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育效率的有效措施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80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4-043-01
體育教學是小學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近年來,國家不斷倡導和呼吁素質教育,使得人們對小學體育教學越來越重視。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可以讓學生們掌握體育技能,提高對體育的認知;更能夠通過鍛煉,實現生理和心理素質的雙重提升,實現全面發展。
1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意義
開展體育教育是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關鍵性環節。通過開展體育教學互動,讓學生們能夠深入了解體育保健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而且,小學體育課堂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截然不同。體育課堂教學以實踐為主,讓學生們通過運動,感受體育內涵,增強體魄、錘煉心智,讓他們可以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能夠通過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們更明白規則的意義,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鍛煉他們的耐力與自信,讓學生們可以擁有強健的體魄與美好的品格[1]。
2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如今,人們逐漸意識到在小學階段開展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了教師與家長的共同目標。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從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通過思考與創新,優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有效性。
2.1設置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教育中應用較為普及。這種方法為小學生們創設了合理的教學情境,進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積極性,使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掌握學生興趣愛好以及性格特點的基礎上,巧妙地創設他們感興趣的情境,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提升教學成效。
比如,在練習短跑沖刺時,某小學體育教師為學生們創設了一個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們興趣大增,使他們的練習積極性和成效都得到了有效提升。該教師在進行50米沖刺跑教學時,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抓小偷”的教學情境。由一位站在終點線上的同學扮演“小偷”,以5人為一組扮演“警察”進行短跑比賽,最先到達終點者成功抓獲小偷。通過創設這種與生活相關并帶有一定故事色彩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們快速地進入到學習狀態當中;而且有了故事情境的加持,更容易激發出學生們的爆發力和競爭意識,在短跑練習中全力以赴。如此一來,調動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使體育課堂教學充滿了活力,教學成效必然得到提升。
2.2豐富教學形式,增強課堂趣味性
寓教于樂是最適合應用于小學階段的教育理念。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體育課堂具有趣味性,使學生們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有利于教學成效的提升。
2.2.1讓游戲走入課堂
小學生們活潑好動,他們對能進行跑跳訓練的體育課有著天然的熱愛。但是小學生普遍耐力不強、專注力不夠,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常常會有人掉隊。而且,許多性格較為安靜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參與性不強,無法達到鍛煉目的,體育課堂教學的成效自然大打折扣。
所以,教師可以將游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感,實現高效教學。比如,某校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們練習正步走的過程中,加入了游戲環節,讓枯燥的訓練變得生動有趣。體育教師讓全班同學列隊進行正步走訓練,為了避免學生們感到枯燥降低學習興趣,教師將游戲“123木頭人”運用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喊出“木頭人”時,所有學生必須立即定位,違規者需要接受懲罰。通過這樣的游戲,緩和了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們可以“邊玩邊學”。
2.2.2讓競賽走入課堂
小學生具有極強的自我表現欲望和競爭意識,他們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夸贊。那么,體育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更合理地設置課堂教學開展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體育課程本來就具有極強的競技性,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斷努力拼搏,實現自我超越,進而鍛煉他們的體魄和精神的做法符合小學體育教學目標。所以,體育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增加競賽環節,使課堂教學更具競技性,激發學生們的好勝心和參與感,讓他們自愿參加體育鍛煉,達到教學目的[2]。
比如,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根據當堂教學內容設置競賽,通過良性競爭激發學生們的好勝心和學習熱情。以接力跑訓練為例,接力跑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這項運動不僅鍛煉學生們的短跑能力和應變和能力,還能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極為有利。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接力跑訓練時,組織班級競賽。體育教師可以將學生以4人為單位進行分組,組織他們開展4×100m競賽跑,并設置相應的獎品獎勵速度最快的3個小組。利用競賽的方式,讓同學們提高競爭意識,使他們能更加謹慎、認真地參與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成效。
2.3加強鼓勵引導,實現良好互動
為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體育教師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進一步了解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和困惑,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加強鼓勵和引導,讓不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教學的學生能夠跟上大家的節奏;讓自信心不強的學生,能夠逐漸打破心理障礙,更自信地面對課堂教學。通過開展良好的師生互動,使體育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優越,提高師生默契,進而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論:綜上所述,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所有體育教師的共同追求。我們需要從以往的工作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借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法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豐富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與內容,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加強師生互動,使得小學體育課堂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羅潘.談小學體育“分組分層教學”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才智,2017(17):106.
[2]張英.合理利用身體小練習 提高技能學習效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11):89-90.
作者簡介:
王濤(1980.1—)男;籍貫:山東省曲阜市;民族:漢族;最高學歷:大學;目前職稱: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