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群
輔導孩子是家長日常經常要做的事,在孩子所有作業中,最難輔導的就是作文。許多孩子怕寫作文,有的孩子提筆忘詞,無從下筆;有的孩子雖然能寫,但行文單調、枯燥,寫不出優秀的作文。由于寫作能力也是孩子語文綜合素養的一種體現,僅僅依靠教師每周一、兩次的習作指導,往往孩子的寫作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可見提高孩子的寫作能力,家長還需要做得更多一些。如何才能幫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正是擺在許多家長面前的現實問題。
結合此類困惑和思考,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做好五個“勤”,逐步幫孩子打開寫作的大門。
一、勤于引導孩子閱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對于寫作的巨大作用不言而喻,也是早已被無數成功的事實所證明的寶貴經驗。這是一條幫助孩子走向成功習作的必經之路。不會寫作的孩子往往閱讀興趣不足,閱讀習慣不好。閱讀的量小,讓孩子語感不佳,詞匯貧乏,寫起作文來要么語言單調,空洞無物,要么東拉西扯,不得要領。
閱讀僅靠語文教材遠遠不夠。語文課文是精選出來做范本的,需要承擔學生各種語言素養的培養任務,其中當然也有寫作技巧的學習,表達能力的訓練等內容。但語文課本和語文課堂的閱讀量畢竟是有限的,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仍然要靠課外閱讀。因此,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由家長來完成,并絲毫懈怠不得。因為閱讀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說著容易,做起來難度不小。家長要有耐心,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可以制定一個較長期的培養計劃,并分階段實施。開始階段要從孩子平時感興趣的內容入手,但要摒棄一切不良的書籍。要找到孩子的興趣點,家長也要以身作則,跟孩子一起尋找,也許你的興趣點與孩子的興趣點會非常類似,而不是簡單地確定幾本書逼著孩子讀。找到興趣點,接下來就要堅持,要舍得投入,由感興趣的內容開始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逐步擴大孩子的閱讀范圍,直到孩子可以獨立地閱讀一些名家名作。這樣讓孩子感受文學的魅力,可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一個內心知識豐富的孩子,何愁寫作文言之無物呢?
二、勤于引導孩子積累
除了閱讀,家長還可以指導孩子積累。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書寫也是增強記憶的一種有效手段。閱讀對于不同階段的孩子來說,取得的成效是千差萬別的。特別是一些孩子閱讀方法還不夠正確,甚至是漏斗式閱讀,效果就更加大打折扣了。這時家長要做孩子的領路人,及時引導孩子把好的內容摘錄下來。摘錄的時候就是對文本的重新審視,只有那些能帶給孩子特殊體會的語句才會被摘抄。這些就是好詞、好句的積累。此時家長不可僅作為旁觀者,孩子如果不用心,僅僅是應付了事,則會勞而無功、一無所獲。家長可以指導孩子重新再讀一下,說說好在哪?或者可不可以仿寫一兩句。對于自己能讀懂的內容,大部分孩子是能夠體會到,并進行簡單仿句的。
積累是豐富孩子寫作素材的重要手段,它能夠有效解決孩子欲說還休的問題,許多時候,孩子有了寫作的內容和寫作的沖動,卻常常因為找不到恰當的語言描述,而輕易錯過一次次鍛煉自己、提升寫作水平的機會。
三、勤于引導孩子體驗
寫作要有感而發,沒有感情的作文就失去了靈性。沒有生活體驗的作文,就會空洞乏味。也許有的家長還在為孩子準備一大堆所謂的優秀作文集,讓孩子忙著從中找到一兩篇類似的范文,期望從中找到寫作的竅門,但往往孩子只能改頭換面,草草應付。因為沒有實際的體驗,孩子怎么寫都會覺得還是范文中描寫的是最好的。因此,寫作要有生活,只有寫自己的生活,才會有真情實感。如果要寫春天,就要孩子去戶外走一走,看一看。如果要寫環保,就要讓孩子去河邊、去垃圾場。生活才是寫作最豐富的源泉,作為一個好的家長,我們的任務是在生活中幫助孩子不斷積累,不斷豐富孩子的習作素材,讓他們在需要的時候,能夠信手拈來。
四、勤于引導孩子表達
寫作是思想的語言形式,是表達的另一種途徑。不善表達是孩子習作的攔路虎。反之,一個善于表達的孩子,往往寫作能力也不錯。不善言辭的孩子,常常會有性格內向、膽子小的特點。由于較長時間的角色定位,讓孩子在人群中失去了許多表達的機會。但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在父母面前,孩子會放下一切顧忌,心里想到什么就能說什么。與父母的交流是孩子真情實感充分流淌的時刻。因此,父母必須及時抓住每一次與孩子的對話機會,積極地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積極與孩子展開對話,引導孩子圍繞一個話題思考與表述。父母還應該主動創造一些機會,創設一些情境,讓孩子去感受美麗的自然,體驗人間百態,吸取大千世界豐富的養料。如觀察春天的景色,讓孩子看看如茵的小草,看看不起眼的小花,體會小草生命力的頑強,小花的自由開放,春風的溫暖,油菜花的誘人。孩子的思路打開了,描述的對象可以超出成年人的預知。
五、勤于引導孩子自信
孩子在習作中有畏難的情緒,是因為失敗的體驗超過了成功的體驗。如果反過來,成功的正面體驗超過了失敗的負面體驗,孩子對寫作就不再害怕,甚至是充滿信心的。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寫作上的自信,自信的孩子會勇敢地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容世界。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因千差萬別而精彩紛呈。家長要放棄一些固有的條條框框,積極鼓勵孩子提筆表達自己心中所想。孩子在習作上的每一點進步都要給予充分肯定,并及時進行表揚,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不要盯著缺點不放,不要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作比較,孩子需要的是提筆的勇氣,表達的信心。要始終相信,自信的孩子才能發揮出自己更好的水平,自卑的孩子只會使自己本該有的能力慢慢萎縮。給孩子寫作的自信,還可以采用許多外在的形式,如給孩子開博客、空間,給孩子登稿件、發稿酬。讓孩子在一次次驚喜中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孩子還會怕作文嗎?寫作是孩子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怎樣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突破寫作的難關,是每一個家長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寫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的包容性決定了其并不是遙不可及的。只要我們能夠堅持正確的方向,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讓孩子的妙筆開出最燦爛的花朵。
(責編 ?孟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