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婭婷 張思無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低空空域開放的逐步推進,以及突發公共事件頻發,發展航空急救醫療救援將是未來建立完善急救醫療服務系統的重要依托。本文介紹了國內航空醫療救援的現狀,總結出其發展過程中在航空管制方面存在的障礙,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通用航空醫療救援;發展現狀;航空管制
1航空醫療救援介紹
醫療救援是指運用醫學等手段使受困對象脫離災難或危險,并得到醫學救護的活動。航空醫療救援是指借助航空器,如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將救援力量、藥品器材等快速運送至現場,對個體或群體實施及時有效救援,或在醫療監護下,將危重傷病員快速運至后方醫院,接受進一步全面救治,旨在排除交通、地形等影響,縮短搶救轉運時間,建立無縫式救援鏈。
2通用航空醫療救援發展現狀
我國航空醫療救援尚處起步階段,但發展很快。整個行業正處于萌芽期的試探摸索轉向初步協同,開始進入整合期。中國直升機醫療救援事業的前景非常廣闊,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航空醫療救援的強烈需求,但通用航空醫療救援的發展狀況與市場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市場規模小,每年飛行量約為1000小時左右,僅占我國通航飛行量的0.13%,直接運營收入不到一億元。
3通用航空醫療救援發展障礙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市場準入、運行標準以及外商投資通用航空業等方面的法規、規章,算是初步建立了通用航空法規體系。但是這些法規、規章離為通用航空業構建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還尚有一段距離。這些問題都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通用航空在實踐中的飛行操作無法順利進行,這也就阻礙了通用航空醫療救援體系的發展。
(二)空域管理體制不完善。在國家空管委的領導下,軍民航空管系統圍繞國家空域資源的優化配置,不斷創新空域管理方式,基本保障了民航持續快速增長,基本保障了軍隊戰備訓練活動順利實施。但隨著國家航空事業的快速發展,現行空域管理存在的問題逐步凸顯。一是軍民航空域條塊分割,空域使用效益不高。由于歷史原因,目前軍民航機場交錯分布,民航航路航線與軍航訓練空域交叉重疊、相互影響,空域結構矛盾多。沒有建立主動釋放機制,造成空域資源使用效益不高。二是空域未分類劃設,制約了通用航空的發展。三是空域使用和管理法規標準不完善。目前國家還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空域劃分、使用和管理法規標準體系。四是空域多頭管理,國家缺少權威高效的空域管理機構。軍民航分別管理航路航線內外不同空域,通航在夾縫中求生存,難以協調其發展需求。
(三)飛行任務審批程序繁瑣。“離地三尺要審批”,這是目前中國通用航空的飛行現狀。多年以來,許多我國通用航空企業一直被復雜的審批程序和繁多的審批材料困擾。按照流程,不管什么性質的通航飛行,要起飛必須提前申請和審批。以金匯通航在重慶地區實施醫療救援為例,當公司需要開展業務時,需要協調軍民航各個單位,程序復雜。計劃實施當天,運行控制部門需要了解周邊軍民航活動動態,向民航重慶空管分局提出申請。由民航重慶空管分局報西部戰區空軍航管中心進行交配,西部戰區空軍航管中心協調任務實施空域和航線的軍民航單位。當發生沖突時,飛行將面臨無法起飛的尷尬境地。
4幾點建議
(一)建立相對完善的通用航空法律法規。我國通航產業法律體系比較粗糙,在很多方面都不完善。當務之急是要抓好頂層設計,完善航空行業的法律法規建設,建立起一套以法律為核心,由行政法規、行業規章、實施細則、產業政策和地方法規共同組成的法律法規體系。應明確保障措施、完善相關實施細則,確定明確指導性意見以引導地方性通航政策法規體系的建設。為通航醫療救援的發展提供法規制度基礎。
(二)深化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改革。“十三五”是中國空域管理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時期。一是要理順國家空域管理體制。打破部門利益和軍地界限,改革現行空域多頭管理模式,強化國家頂層統管,建立完善配套的空域管理組織體系。二是加強國家空域資源的統一規劃。實現全國空域分類劃分和管理。三是扎實推進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逐步向社會公眾開放各類交通服務空域,減少通航運行限制,為通航發展提供管理寬松、運行靈活的空域使用環境。
(三)簡化審批程序。借鑒美國經驗,在政府管制方面,需要協調民航、發改委、空軍等各方關系,簡化通用機場建設審批流程,優化監管方式,理順通用機場建設和管理體制機制。建議我國將機場經營許可與運行許可合并,降低經營許可門檻;同時,兼顧多方利益,形成良性競爭,建立規范的航務代理委托及運行控制模式。持續推動通航飛行任務審批改革。建議繼續優化通航飛行航線和空域審批流程,減少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能,發揮通用航空靈活和便捷優勢。
參考文獻:
[1]閆鵬,楊帥,張強.航空應急救援專業化力量建設的戰略化思考.中國救災 2019.1
[2]葛同民,肖曉波,羅雷.軍民融合式通用航空應急救援建設.軍事交通學院學報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