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秋
摘要:體育教育向來是我國國民教育的基礎,在體育教育過程中關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體育教學的核心內容,一直以來獲得了中國體育教師乃至整個教育領域的告訴重視。然而,在近些年,競技體育為主體的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由于教師在教學方式的生搬硬套的背景下,無法得到有效地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的同時,讓眾多的學生產生了失去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興趣。針對這個現象,本文以小學生的體育教研活動的開展為切入點展開分析和探討,從而結合相關體育教學活動的時間進行總結,就小學生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更新,來解決當下體育教學活動開展方式枯燥和單一的問題,從而起到為進一步提升小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的學習興趣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見。
關鍵詞:體育教育;競技體育;小學;學習興趣
一、合理安排教材,不斷豐富教材內容
美國知名教育學者布內先生提出這樣的觀點:“學生關于學習材料所具備的興趣,是教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的重要籌碼。”該觀點在當下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層面具備著一定的指導意義,通過學習材料為切入點,來刺激學生在相關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從而為相關教學活動的開展助力。因此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層面,對課程內容的選擇和課程教授流程的規劃是十分重要的內容。例如,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沿用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的辦法,讓學會僧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長,進行學習難點的攻堅,關于教學大綱的內容中,學生通常對耐力跑步的教材范疇“不感冒”,其通常一直以來是眾多體育教師頭疼的問題,通常情況下,學生只要知道上課的內容是圍著操場跑圈就會出現緊張和不耐煩的心里。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嘗試挖掘學生各自的性格特點,采取類似于跳繩這樣的道具,來鍛煉和培養學生的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并將其與耐力跑進行結合,從而能夠在兩者相結合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運用課堂實踐進行總結,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掌握了一定的中長跑的能力,也能夠更好的克服對耐力跑不耐煩的心里。從而更大的促進學生奔跑的興趣。
二、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體育教師應當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由容易到簡單,由簡單到復雜地讓學生掌握相應的提升自身身體素質和體育美德的知識和技能,即便學生在之前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內容,但通常情況下,缺乏老師的科學指導的情況下,學生往往缺乏一定的技術。因此,在進行小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應當致力于對學生體育基礎內容的培養,萬丈高樓平地而起,也需要很好的地基。小學生掌握的體育技能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掌握好了良好的體育基礎,才能夠更好地學習更難的體育技能,當對小學生體育基礎內容不斷夯實的同時,體育教師在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較高難度的體育技術的教育層面,也會增加更多的籌碼。比如在某一堂課中,教師只有運用科學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做前滾翻,才能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更好的傳授學生前滾翻分腿起的本領,因為循序漸進,學生的會在不斷的進步中獲得信心、積累興趣。
三、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融洽是培養學習興趣的保證
(一)多用激勵的語言
當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幽默的語言,生動而善意的比喻讓課堂的情景更加豐富多彩,這將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并促發小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課堂的欲望,憑借具有啟發性和激勵性的言語,可以讓小學生的思維進一步活躍的同時,更加熱情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因此,教師在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結合教材的內容,充分采取激勵措施,讓學生養成勤動腦肢體積極的學習習慣。
(二)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
在新課程標準得到推廣和實踐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逐步得到夯實,逐步形成了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的情況,從而大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育體系和德育教育的輔助之下,我國小學生在整體上關于人與人之間的尊重等方面的素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對情感的需求度相比較前幾代學生而言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加。不懂得尊重學生,唯我獨尊的教育視角,通常會讓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在冷淡的氛圍下進行,小學生內心也會在這種冷淡的氛圍里變得壓抑,從而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的體育積極性。尊重學生應當對教學活動開展的各個環節予以周到的部署和操作,比如在課前準備環節做到認真備課,在課堂中注意積極的課堂情景的設立和課程內容推進節奏的把控,在課后做好對課堂開展的反思和總結。在批評的過程中,也應當對學生建立積極暗示,從而讓學生能夠滿懷信心地糾正自己錯誤的同時,也能夠在老師的尊重下,懂得尊重他人。
四、總結
新課程教學的理念背景,為新時代的小學體育教學進行了新的詮釋:那就是依托于科學的教材沿用思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采取尊重學生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成長、分享體育教和學的快樂。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基礎能力的培養過程,更是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培養的關鍵階段。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不斷進行理論結合實際,不斷總結經驗做法和教學思路,從而讓小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真正獲得興趣的提升和體育運動技能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李翔.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