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明


【摘 要】近年來,貴州省經濟高速發展。與此同時,經濟的高速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環境污染等問題。為了處理好當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貴州需要發展循環經濟,使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得到保護。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發揮市場自我調節的作用,還需要政府實施相應的稅收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文章首先從理論基礎入手,闡述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和稅收政策現狀;其次選取貴州省2007~2017年的相關數據,運用“庫茲涅茨”模型對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最后提出促進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的建議。
【關鍵詞】循環經濟;稅收政策;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04-0013-02
1 稅收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理論分析
外部效應理論是政府運用稅收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因為存在外部性的關系,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私人成本和社會成本、私人利益和社會利益難免會出現偏差。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經濟與環境相互依存。發展循環經濟會使正外部性增加,負外部性減少。然而,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經常同時出現,此時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就不具有合理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實施相應的稅收政策。如果用稅收政策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我們需要從公共產品的角度切入,環境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具有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因此,消費者可以肆無忌憚地消費環境,同時還會出現“免費搭車”的心理,最終導致環境無法負荷。為了使環境被更好地消費,在發展循環經濟時采用相應的稅收政策,對保護環境十分有利。
2 貴州省循環經濟和稅收政策現狀分析
2.1 貴州省資源環境狀況
貴州省處在我國西南地區,位于云貴高原以東,平均海拔達到1 100 m之多。貴州省內平原少,山地多,其中山地與丘陵面積占比達到了93%,沒有平原支撐。雖然地理條件不如東部平原地區,但是貴州省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水資源和煤炭資源極其豐富,也使得貴州省的工業能源產業十分強大。與此同時,貴州由于山地眾多,礦產資源很豐富,礦產質量比較高,成為我國的礦產資源基地。
2.2 貴州省經濟發展狀況
因為地理位置條件較差,交通不發達,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貴州省一直處于欠發達狀態。雖然近幾年來貴州省GDP增速一直處于全國第一的位置,但是總體經濟狀況依舊不容樂觀。造成經濟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工業發展十分落后,工業增加值常年處于全國末位,工業化發展層次較低。要改變這種落后狀況,貴州省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源開發,將資源轉化為經濟收入,但與此同時,環境污染問題就會層出不窮,這是貴州省難以承受的。因此,既能促進經濟高速發展,又能保護環境,成為貴州省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3 貴州省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
從增值稅來看,首先,對于再生資源的利用進行增值稅調整,在原來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稅優惠的前提下,給予更多類似產品增值稅稅收優惠。其次,為了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貴州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采取了增值稅優惠政策。
從消費稅來看,對一次性木筷和實木地板征收消費稅,以此達到保護樹木的目的。針對摩托車,根據缸容量的不同,采取不同比例征收消費稅;針對汽車,提高了大排量汽車的消費稅,降低了小排量汽車的消費稅。
從企業所得稅來看,對于采取資源綜合利用的企業,按90%計入企業當年度收入總額。對于從事節能環保項目的企業,采取“三免三減半”的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對于提供節能服務的企業,采取稅收扶持優惠政策。
2.4 貴州省目前實施的稅收政策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國地方政府沒有立法權,所以貴州省的稅收政策還是依賴于國家的稅收政策。1994年稅制改革時,國家并沒有將循環經濟納入稅收政策的制定中,更沒有制定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稅收政策。到目前為止,我國只有消費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稅種與循環經濟相關。但是,僅僅靠這些稅種來促進貴州省循環經濟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更為嚴重的是,我國不僅沒有制定專門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而且在執行當前稅收政策時,仍然困難重重。
3 促進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稅收政策的實證分析
根據上文闡述,我們需要運用“庫茲涅茨”模型進行分析,選取了2007~2017年貴州省與工業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將稅收作為自變量,通過對稅收、工業產值和工業污染物排放量的情況,分析稅收對不同稅種在環境中的作用,據此找到促進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方向。
3.1 模型的構建
“庫茲涅茨”曲線是用來分析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庫茲涅茨曲線模型為e=a0+a1x+a2x2+a3x3+u;本文將稅收變量加入其中,將回歸模型設為e=a0+a1t+a2g+a3g2+u,其中e表示貴州省工業污染物排量(固體廢物、廢氣、廢水之和),t表示貴州省工業稅收收入(包括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g表示貴州省工業產值,a0、a1、a2、a3為模型的參數,u表示誤差。
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模型。
(1)研究工業繳納的增值稅(zt)對環境的影響,主要分析對污染物排放量的影響。模型為e=a0+a1zt+a2g+a3g2+u。
(2)研究工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mt)對環境的影響。模型為e=a0+a1mt+a2g+a3g2+u。
(3)研究工業繳納的消費稅(ct)對環境的影響。模型為e=a0+a1ct+a2g+a3g2+u。
3.2 數據選取
選取了貴州省工業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固體廢物排放量、廢水排放量、廢氣排放量及工業產值7個指標(見表1)。
3.3 模型結果分析
本文選用eviews7.0對上述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F值和DW值都表明3種稅收對環境的影響顯著。增值稅增加一個單位,污染物排放量會減少14.74個單位;消費稅增加一個單位,污染物排放量會增加94.59個單位;企業所得稅增加一個單位,污染物排放量會減少782.44個單位。
4 促進貴州省循環經濟發展的建議
4.1 完善現有的稅種
(1)增值稅稅種。2016年全面“營改增”后,增值稅成為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在各行各業都普遍征收,所以發展循環經濟也可以從增值稅入手。第一,應該對新型企業予以大力扶持,對于實施節能減排效果顯著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這樣,企業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對于高新技術企業和小微型企業可以同樣給予稅收優惠;對于環能環保項目、節能節水項目,可以采取減免稅的政策;對于廢舊物品再加工企業,可以采取即征即退增值稅的政策。
(2)企業所得稅稅種。在一定年限之內,給予環保企業和循環利用資源的企業稅收優惠,這樣可以促使企業的運作更加高效,讓企業更自覺地節約資源,以此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對符合國家要求的從事環境保護項目的企業,采取“三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
4.2 優化稅制,減少稅負
(1)合理調整稅制結構。對于稅率和課稅范圍等進行深入研究,在制定稅率時,要綜合考慮征稅對象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及資源浪費程度。如果某個征稅對象對資源浪費嚴重,對環境影響程度較大,則適用高稅率;如果某個征稅對象對資源浪費較少,對環境影響也較小,則適用低稅率。同時,我國已經開征環境保護稅,但也要減輕企業負擔,也可以將土地增值稅等稅種納入其他稅種。
(2)調節稅收負擔。在進行稅制改革時,要保持穩定的稅收收入,保證納稅人納稅負擔穩定。我國已經開通了環境保護稅,那么就要減少其他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稅收,同時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提高企業的積極性,促使企業的競爭力得到提高。
參 考 文 獻
[1]趙磊.財稅政策扶持循環經濟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9):158-159.
[2]再協.探討促進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的財稅政策[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7,35(4):4-5.
[3]杜文翠.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研究[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17.
[責任編輯:鄧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