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為 張紹珊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80-01 ? ? ? 中圖分類號: S571.1 ? ? ? 文獻標志碼: A
摘 ? 要:主要介紹了茶葉種植技術的各個要點,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不斷促進茶葉種植技術的普及和推廣,為今后茶葉種植的發展提供支撐,從而不斷提高我國茶葉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關鍵詞:茶葉;種植技術;推廣;策略
茶文化在我國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茶葉種植為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在茶葉種植中,科學高效的種植技術,不僅能夠提供優良的茶葉成品,而且能夠為茶農帶來經濟收入。茶葉成品的質量與種植技術之間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加快茶葉種植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對茶農及茶葉市場有著重要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茶葉種植中也越來越重視種植技術的科學性和系統性。
1 ? 茶葉種植技術要點
1.1 ? 種植前準備
茶樹種植前期準備工作的有效開展,是做好茶葉種植的一個重要條件。通常情況下,茶樹種植前準備主要包括地塊選擇、土壤管理以及種苗選用3個方面。對地塊選擇而言,需要結合不同的茶樹品種區別對待,一般情況下,地塊的選擇要保證水土保持的基本要求。針對坡度為15°以上的坡地,應當建筑梯田,確保茶樹能夠更充分地接受相同的光照。另外,坡度超過25°以上的坡地,不宜進行茶樹種植,否則一旦出現水土流失的情況,將會對茶樹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在對茶樹種植的土壤管理中,要保證土壤具備良好的排水效果,盡可能選擇較為平緩的坡地。另外,在對土壤肥力的把握上,應當盡可能選用雜草覆蓋的方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在茶樹種苗的選用上,要保證苗高盡量在20 cm左右的一年生茶苗。茶樹的種植具有較長的時間性,因此在種植之前應當選擇合適的品種,在栽種之后進行科學管理和規劃,確保茶樹能夠在很長時間內為茶農帶來經濟效益。
1.2 ? 施肥管理
茶樹的施肥管理是茶葉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通常情況下,茶葉種植的肥力主要來源于基肥和追肥這兩個方面。對基肥而言,需要在前期就做好挖溝工作,將肥料埋放在溝內,通過時間和水分的作用,盡可能提高茶樹種植地塊的土壤肥力。對追肥而言,通常采用農家肥和化肥的施加方式。農家肥的施加是目前農業生產中必須加以重視的一個方面,要盡可能地提高農家肥的施用情況,減少對土壤、地下水帶來的影響。在化肥的施加中,要結合當地土壤的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化肥品種,控制化肥的施用量,減少化肥施用過度帶來的環境破壞。
1.3 ? 病蟲害管理
病蟲害對茶樹種植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茶樹病蟲害種類繁多,在種植過程中要想確保茶葉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就必須加強對茶樹病蟲害的管理與防治。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將人工管理、物理、化學等防治手段配合使用,避免使用高殘留量的農藥。在茶樹病蟲害的防治中,應當嚴格按照“以防為主”的原則,在還未發現病蟲害或病蟲害發生有一定前兆時便做好預防措施。
2 ? 茶葉種植技術推廣策略
2.1 ? 提高茶農科學種植的意識
從目前茶樹種植的現狀來看,茶農在科學種植茶樹方面的意識還存在許多不足。有些地區,茶樹種植以經驗為主,依靠過去形成的種植經驗進行種植,不可避免地在茶樹種植中存在一些問題。要提高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工作,必須提高茶農的科學種植意識。一方面,加強茶農與政府部門的聯系,通過政府開展的茶樹種植交流研討會,盡可能地提高茶農的種植意識。邀請茶樹專業種植人士進行實地講解,面對面解決茶農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加強對基層茶樹種植活動的有效指導。另一方面,在當地形成茶樹科學種植的示范基地和示范人物,通過其帶頭作用,讓廣大的茶農從心底里認可科學種植帶來的巨大收益,意識到光靠經驗種植是無法實現增收的,只有科學的種植意識加上勞作才能真正提高茶樹種植的質量和產量,從而不斷為茶葉科學種植技術的推廣奠定重要的群眾支撐。
2.2 ? 加快種植機械的普及
茶樹種植機械的普及能夠為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F階段茶樹的種植大多依靠人力來完成,而這樣的方式具有很大的落后性,不再適應當前農業發展的進程。因此,在對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中,應當根據不同地區的現實情況,合理引進一些機械設備,在種地、茶樹養護、茶樹采摘以及茶葉制作等方面加快機械化操作,有效促進茶樹種植技術的推廣,同時在提高茶樹種植效率和解放勞動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現代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可能。另外,茶樹種植的機械化能夠更好地改善茶農科學種植的意識,使茶農牢固樹立科學種植的意識,對茶農和我國茶產業的整體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茶葉種植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經濟效益方面,也表現在茶文化事業的發展方面。加快茶樹科學種植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提高茶農科學種植的意識,為茶葉產量和質量的提高帶來巨大的可能,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收稿日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