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巍
摘 要:高校名人檔案作為高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一所高校檔案建設完善程度的重要標志,而且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本文通過梳理高校名人檔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作用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從而拓寬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工作方法,把高校名人檔案的育人效果落到實處。
關鍵詞:高校;名人檔案;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檔案工作是一項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的事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基礎性、支撐性工作。高校名人檔案作為高校檔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所學校自建校以來的發展的過程中,在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知名人物,在其社會活動中形成的對學生、學校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載體的原始記錄。
高校名人檔案內容豐富,全面記錄了高校歷史的發展,記載著學校的校紀校訓、歷史溯源,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內涵,是傳承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具有獨特優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名人檔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名人檔案蘊含的重要育人價值,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1 高校名人檔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價值
1.1 培養學生家國情懷
我國很多高校歷史悠久,許多知名人物都參與了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建設,都歷經過革命、建設、改革不同的歷史時期。高校名人檔案通過文獻、照片、實物、影像等多種形式記錄了他們的一生,也見證了學校發展的風雨歷程,他們為了振興和發展民族教育事業,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對當代大學生培養愛國愛校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這些名人檔案讓學生更具有代入感,更容易激發學生的母校情緣,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起到鞭策作用。另一方面,名人檔案記錄著優良的校風校訓,凝結著歷屆師生的愛校精神,當代大學生可以通過他們的檔案了解和熟悉母校,是促進學生愛國、愛校情懷,增強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最佳素材。
1.2 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校友檔案作為高校名人檔案的一部分,更具有有真實性、生動性、多樣性、貼近性等特點。發揮校友檔案的育人功能,就要挖掘育人價值,充分發揮育人作用,使其成為思政課堂外,最生動形象的教科書。校友檔案真實再現了學校發展過程中歷代校友如何成長成才、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校友檔案的生動呈現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此外,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戰場,更應該利用好名人檔案資源,必定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課堂上除了進行較為抽象、晦澀的理論教學外,結合生動形象且直觀的名人檔案資源,發揮檔案的原始記錄和真實性特點,一方面彌補了課堂教學的劣勢,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認可程度,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真正做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1.3 激發學生創新創業
高校名人檔案記錄了老師和學者們在教學科研過程中的經歷和創新成果,這些真實的檔案無形中會給大學生帶來啟發,引領他們走上創新之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中,創新是重點,創業是亮點。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可以更好地進入學生的頭腦和心靈,積極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勇于開拓,敢于創新。通過建立特殊學生檔案、心理健康檔案和誠信檔案等,激發學生通過檔案思維在工作學習中尋找閃光點,可以讓學生更加關心自己的成長歷程,客觀上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步。
2 高校名人檔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檔案意識,對思想政治教育認識不足
現階段,高校的檔案工作仍延續傳統的觀念和模式,檔案工作只局限于收集和管理環節,開發利用的方式和手段都較為單一,這樣的現象非常普遍。高校中的檔案工作者,思想政教育工作者往往各自為戰,沒有意識到名人檔案在育人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思政課老師和輔導員都在采取傳統的方式開展教育,形式多樣,缺少生動。而檔案工作人員及管理部門,重管理輕利用,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責。
2.2 資源建設失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單一
名人檔案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有時會涉及到個人隱私、著作權和肖像權等,客觀上會造成收集過程中的困難,導致內容不夠詳實和全面。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說,名人檔案建設的不全面,會導致其作用和效果的發揮不足,不能充分開發和利用它們的育人功能。此外,學生缺乏對檔案的了解,學生往往在大學期間不會自發的利用檔案資源。學生參加與檔案相關的活動,都是走馬觀花,缺乏熱情,導致其無法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索新的名人檔案利用形式和途徑,使其真正發揮立德樹人的根本作用,是值得思考和不斷研究的問題。
2.3 缺少制度設計,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受限
高校管理工作現階段呈現出扁平化的特點,檔案館、學工部、思政教研室之間缺少聯系,都保持著較為獨立的管理模式。高校雖然一直在倡導“一盤棋”的管理理念,但業務上的聯系和相互之間價值的體現都得不到重視。這就導致了整個檔案工作被排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缺乏頂層設計,兩者之間就無法實現有機融合,促進效果將大打折扣。
3 新時代高校名人檔案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3.1 與時俱進,增強檔案意識,提升綜合素質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的“三因”理念,它不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也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突出表現和其理論水平的高度概括。高校檔案工作人員要與時俱進,在掌握分內業務知識同時,做到內外兼修,主動研究名人檔案的育人功能,提升主動服務意識。可以通過參與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系列講座,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等活動,了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技能,更好的從名人檔案中發掘思想政治教育資源。
3.2 另辟蹊徑,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寬傳播渠道
新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學生的接受習慣,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升思政教育的傳播效能。同時,高校名人檔案建設應進行數字化加工處理,完善高校檔案館的網站中名人檔案資源建設,針對不同時期名人,結合現有檔案信息資源,不斷擴充完善,及時上傳和更新相關內容,供師生隨時查閱學習,提升檔案資源的服務利用率。輔導員可以依托數字名人檔案平臺,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名人檔案專欄,培養學生的檔案意識,將成果融入到新生入學、班團活動中進行愛國愛校主題教育,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名人檔案影像資料,豐富教學手段,將名人的成長軌跡、突出成就生動地呈現在課堂上,從而增強思政課的感染力。
3.3 一盤棋思想,加強制度建設,完善頂層設計
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間的聯系,真正實現業務互聯,價值共享。增加經費投入,促進檔案工作人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隊伍建設,組織交叉培訓,綜合提升雙方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此外,高校檔案館、學工系統和思政教研室應當加強聯動,定期開展工作研討,將對方部門的工作業務納入到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考核體系當中,通過量化任務培養名人檔案思政育人的工作意識和能力,匯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強大合力。
項目內容:西安工程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項目編號:2017ZXSK19
參考文獻:
[1] 郭平章,林保花.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規劃教育的整體構建途徑分析[J].科技風,2019(14):57-58.
[2] 孫可佳.淺議大學檔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J].蘭臺內外,2019(07):73-74.
[3] 陳穎,文然然,張媛媛,武菊芳.論口述校史視域下的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05):773-776.
[4] 金明輝.淺議大學檔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作用[J].才智,2018(2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