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金
摘 要: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智慧的結晶。本文主要介紹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宣傳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中華傳統文化;重要性;教育;宣傳
中華傳統文化,通常是指從遠古至清晚期以前這一漫長歷史中所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古典文化,包括思想道德、風俗習慣、文學藝術、制度規范等方面。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和鮮活的生命特征,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智慧的結晶和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個人的自身修養、強調倫理道德;崇尚仁義、禮信、忠孝,追求天人合一、和諧共存。而在當今社會,我們對中國傳統文化往往停留在理論上的學習,理解也不夠深刻,應用也不夠廣泛,這說明我們并沒有充分吸收中國傳統文華的精華,并沒有深深地感悟古圣先賢思想的熏陶和教化。我們崇尚人性自由、追求時髦前衛,對傳統文化嗤之以鼻、不以為然,以致傳統文化的行為規范離我們越來越遠。
在這個欲望極度膨脹的時代,人們內心充滿浮躁,考慮更多的是利益的占有和物質的享受,人與人之間缺乏信任好和冷漠,“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成為這個時代的一種奇怪的現象。古圣先賢倡導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已被拋之后腦,取而代之的是層出不窮的社會亂象和各種犯罪。俗話說得好:學做事,先做人。中國傳統的道德禮儀就是我們的行為準則。一個脫離仁義禮信、喪失了倫理道德的人,他的學問越高,對社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抱怨:“我們的孩子怎么了?我們的孩子怎么這樣不省心?我們造的什么孽啊?”
孩子出現這些現象,與社會各界的教育有關。在家里,父母生怕孩子受委屈,把孩子當皇帝侍奉,而缺少長幼先尊和責任擔當的教化;在人前,把孩子當成自已的面子工程過份注重開發孩子的才藝,助長了孩子的虛榮心,忽視引導孩子的內在審美情趣;在學校,偏重應試教育,把名次和升學率作為學校教學質量的主要評價依據,而學生討好家長和老師,最好的表現就是埋頭苦讀拿高分,思想品德教育只是蜻蜓點水,只有口號而無行動,中華傳統的美德教育顯得那么無足輕重、無可奈何,這不能不說明我們現行教育制度有失偏頗。所以,社會各界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
1 從小抓起
加強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應該從小抓起,從啟蒙開始。我國自古就非常注重兒童的早期教育,形成了非常完整的蒙學理論,其中的許多觀念至今仍然頗具啟迪意義,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明代思想家、教育家王陽明在其《訓蒙大意》中說:“古之教者,教以人倫…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志意,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今天,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樹立孩子正確的是非榮辱觀。其次要倡導“仁者愛人”的感恩禮儀教育。最后要加強孩子的美德教育,美德教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成份,其內容之全面、要求之精到、治學之嚴謹、文字之精彩、匠心之獨具堪稱世界之最,是我國偉大的民族瑰寶。
2 加強儒家思想教育
社會各家應加強儒家思想教育。儒家思想強調“厚德載物”,“有德者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頭并進才是可持續地發展。以儒家思想為主的四書五經深刻地論述了“仁、義、禮、智、信”這五種品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義,精辟地提出德育要從家庭開始,以“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作為良好家庭的典范,在此基礎上建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社會倫理規范。千百年來,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道德標準一直是我國德育的重要內容,其所提倡的美德早已成為中華民族道德觀念的核心。
3 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
中華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源泉。不論過去還是將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是凝聚國家人民,激勵我們戰勝困難的巨大力量。炎黃子孫歷經磨難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孕育的勤勞勇敢,不屈不撓,樂觀自信的民族精神是根本所在。古人云“積厚者流澤廣”,當前全球化的競爭不僅是經濟、科技和軍事的競爭,也是價值觀和文化的競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念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的重要軟實力。所以保住傳統文化就是保住我們民族精神不偏離,保住我們道德底線不喪失。保住民族傳統文化,國之盛、民之幸,否則便是對祖宗不孝,就是大逆不道。
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教育。201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下發《要求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治理》文件,要求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評選表彰道德模范,學習宣傳先進典型,引導人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令人欣慰的是,全國各地的仁人志士紛紛響應,他們有的做義工宣傳中華傳統美德;有的地方把德育建設作為官員政績突破來抓,把傳統美德作為考核官員晉升的重要條件;有的設立孔孟之道教育培訓機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
4 結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是一件關系到民族未來的大事,是社會祥和穩定和民族復興的重要保障,也是一件任重道遠的大事。社會各界應該攜起手來,共同努力,為國家塑造德才兼備的人才和營造祥和穩定的社會環境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