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初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化普及,傳統的應試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詬病。但是,在人才選拔的環節即便是重視素質教育也落實了創新,考核卻仍然是當下乃至未來評判人才的重要標準,基于此。本文就如何運用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學,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教與學行為轉變的方法、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與學;行為轉變
引言:
社會在快速發展,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而是沒有持續學習能力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認知世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利用平生所學,創造美好生活,創新和改變世界。創新和改變才是核心,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是指知識和學問,“漁”就是獲得知識和學問的自主學習、持續創新的能力。教育始終要強調學以致用、推陳出新,教師“教”為了學生用,學生用并且可以創造性地應用。因此,教與學要形成互動,促進提高。
一、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的“教”
(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自古以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顯然,教師不僅是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幫助學生認知世界,紓難解惑,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愿。所謂“傳道”,傳授知識、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學生健康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情感態度、道德操守,塑造獨立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所謂“授業”,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這是社會與家長共同賦予教師這個職業的職責所在,也是最為受人關心的主題。教師必須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通過科學恰當的教學方式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科學恰當的教學方式就是學生樂于接受、愿意吸收、善于利用的模式、方法。同樣的知識內容,這個教師教,學生就能學得會,換一個教師講,學生就聽不懂,弄不明白。所以怎么“教”、如何“講”是關鍵,內容枯燥的課程怎么變得有趣,體現的就是教師的真功夫、真本領,不僅要把教材吃透,而且要根據學生的接受力設計課程結構、把握重難點的講解,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學習,也要結合好指導引領。“解惑”包括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提出來他們解決不了的疑惑,教師要有能力快速高效地為他們解答,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發掘培養學生質疑的精神。另一方面,學生生活遇到問題、產生迷惑,教師要給出自己的建議,幫助他們走出困惑。解惑是為了培養學生完善的人格,讓他們逐漸學會處理人生中的各種問題,健康快樂成長,這是教師的立“教”之根。
要想很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僅有“一盆水”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方設法為自己補充能源,給予學生源源不斷的滋潤,苦尋活水豐富自己,成為學生求知的源頭。
(二)隨風入夜扶新綠,潤物無聲護花紅
教育是師生之間心靈的呼應,教與學的關系是愛的共鳴。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這是對教育事業的敬畏,也是對學生的理解、包容和呵護。教師關愛學生,學生親近教師,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更有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教育實踐證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人類至愛的傳播。初中學生剛剛開始進入青春期,還處于天性未泯的年齡,這個時期他們自制力比較差,自然人的屬性仍然占據心靈的主導地位,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所以,面對他們,教師要有耐心,不能出于“恨鐵不成鋼”的好心,簡單粗暴地訓斥,這樣的教育態度很難促進學生的轉變。要有耐心地包容和諒解他們,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堅持不懈地給予他們指導和幫助。要充分認識到在學習方面,短時間內,很難讓后進生的成績獲得質的飛躍,要給他們時間,慢慢地提升,鼓勵他們不要松懈、不要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相信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他們的學習一定會有所進步。教育是個良心活兒,做的是人間至高無上的善事。所以教師這個職業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時時刻刻要把培養學生成人、成才當成自己的終身事業,不忘初心,堅持始終,才能育得桃李滿天下,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師。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的“學”
(一)書山無路緣識淺,學海有舟因志恒
“教”是服務于“學”,“學”是“教”的動因和目標。“教”以教師為主導傳播知識技能。“學”以學生為主體,獲得成長與豐富。如何讓教師“教”服務好學生“學”,促進學生“學”,就需要多花些心思,從教學講解模式、合作探究方式、課堂民主氛圍等都要精心設計,以提升學生的樂學意愿。“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其中“勤”“苦”意味著重復與枯燥,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確實就是不斷地重復提高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容易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所以,教師要善于幫助他們發現學習過程中的“樂”與“趣”,端正他們的學習觀,要讓他們明白學的目的、意義,幫助他們設立崇高的理想、遠大的抱負,為了理想抱負而努力就能“苦”中得“樂”,“勤”中覓“趣”,提高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基于核心素養在語文教與學行為轉變的關鍵。
(二)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學生的“學”要有目的,有方向。初中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其生理、心理剛剛進入快速成長期,這個年齡段也最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干擾。面對當前社會信息的高速傳遞,多樣化傳遞方式,一個不留神,他們就有可能上當受騙,受到傷害。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把握“學”的方向,理性認知世界,理性思考問題,全面綜合發展。幫助他們認識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惡丑,引導他們追求美好人生,維護社會正義,從善如流,做一個有愛心、有素養的新時代優秀中學生。
結束語:
創新教育不斷更新迭代,堅持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學,基于核心素養在初中語文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要創新、要轉變,要以“教”服務“學”,要因為“學”而設計“教”的模式、方法和措施。要以育人為前提,成才為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小婷.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策略研究[D].揚州大學,2018.
[2]左延慧.語文核心素養視閾下的初中漢字教學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8.
[3]賴曉輝.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