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艷
摘 要:本文基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展開,探討寫話教學有效性的相關問題。寫話教學能夠為學生學習寫作、進行寫作奠定基礎,良好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積極改變,通過創設情境、拓展知識、語言激勵等多種方式增強寫話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段;寫話教學;有效性
引 言:
現階段,教育部對語文科目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語文學習中寫作是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技能,其對學生的語言表達、素材積累量等要求較高。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而很多教師不夠重視,沒有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不能充分利用學生的特性去開展此方面的教學工作,致使其寫作能力一度無明顯提高。對此,教師應積極反思,增強該階段寫話教學的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術,依據學生特點創設情境
處于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要想其全身心地投入課堂,就要增強課堂的趣味性,為學生創設自由輕松的課堂環境。傳統教育環境下,教師普遍在寫話教學中缺乏創新,一味地采用“讀”和“寫”兩種方式教學,主要依賴口述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存在兩個弊端:第一,課堂過于單調,沒有起伏,平平淡淡,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第二,無法有效吸引學生,學生普遍心不在焉,導致教學始終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學生的寫話能力無明顯提升。對此,教師應在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積極尋求方法解決傳統教學中的種種弊端,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所在為其創設相應的情境,一方面通過情境吸引學生,讓其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另一方面通過創設情境使其有身臨其境之感,將自己束縛較少的思維發揮到極致,從而寫出更優質的作品。目前,教師普遍利用多媒體教學輔助設備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其播放相應的視頻和音頻資料,采用“視聽結合”的方式。以《找春天》為例,文章主要描述小朋友在春天到來之際在大自然中找尋春天的足跡,教師可預先在網絡上搜集初春時的景象,以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在課堂展示,配上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們仔細感受春天,完畢后可讓學生們以自己眼中的春天為方向進行寫作,效果非凡。
二、拓展課堂知識,幫助學生搜集整理素材
這個階段的學生知識儲備量普遍較少,所接觸的書籍相對較少,其寫話素材十分匱乏。此外,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較弱,倘若安排其獨自去閱讀、積累相關素材,難度是相當大的,可能對其后期學習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后續寫話教學工作的開展。基于這種情況,負責寫話教學的教師應優化寫話課堂教學,在教學期間,可依據教材中的內容適當向課外拓展,突破教材知識的束縛,引導學生去閱讀,協助其在學習期間積累相應的素材,為其后期自主寫話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在教學期間應注重教學的生活化,即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給學生傳輸一種寫話并不難,就是簡單記錄生活的觀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為其寫話積累豐富的素材。以上述談到的《找春天》為例,教師可依據此延伸其他三個季節,讓學生們找秋天、找冬天、找夏天,在網絡上搜集有關各個季節的資料,并讓學生們回憶自己經歷過的春夏秋冬,參考網絡上的資料,用語言將其表述出來,引導學生將這些語句優化,進行積累。
三、優化批評方式,激勵學生敢于表達
這個階段的學生心理承受力比較弱,不恰當的批評和指責可能會對其心靈造成創傷,影響其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批評的方式,不能過于直接粗暴,可采用較為委婉的方式。此外,還應及時予以表揚,肯定其寫話教學中的表現和作業。在教學時應積極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根據自己的想象去寫,對學生的寫話作品給予肯定,對寫話存在不足的學生可與其積極交流,先了解學生的想法,然后根據其想法為其指出相應的修改方案,避免盲目的評價,并不斷鼓勵學生依據現實去寫話,這樣學生的自信心就會逐漸增強,對寫話更加有信心。以上述談到的《找春天》為例,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談自己如何判斷春天已經到來,有的學生可能會說花草樹木發芽、冰雪融化,還有的學生可能會說脫下棉襖就說明春天來了,對此教師應及時予以表揚。當然,也有學生不知所措,或者知道,但不知如何去用語言表達,此時教師應用溫和的口吻與學生交流,了解其內心的想法,并引導其用語言表達,在此過程中要不斷激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四、結束語
學習語文每一步都很關鍵,小學階段的學習能夠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后續學習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寫話技能的培養,積極開展創新式寫話課堂。通過課堂環境的創設、課堂知識的豐富、合適的激勵表揚等多種方式增強寫話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寫話水平節節攀升。
參考文獻:
[1]王德娟.如何有效進行低年級小學語文寫話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0):137.
[2]侯麗娜.對小學語文低年級段寫話教學整合圖畫書資源的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