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成超
摘要:學前教育小學化是當前學前教育存在的一種具體問題,在學前教育受關注程度較高背景下,小學化趨勢的明顯更是對學前教育開展產生了嚴重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幼兒園與幼兒園教師認識到了學前救育小學化這一不良演變,但在內外部因素影響下,學前教育小學化大有愈演愈烈的態勢。本文將對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進行分析,并站合此類原因就如何解決學前教育小學化這一不良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小學化;原因;解決對策
所謂的學前教育就是指學生在進入小學學習之前,會接受一段時間的學前班或幼稚園教學,其教學目的并是不要孩子們掌握課本知識,而是要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調動他們的大腦,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然而,學前教育小學化趨勢卻隨著課程壓力的增大愈加突出,主要表現在幼兒園教學內容與小學課程越來越像,知識傳播的非常多,與孩子們的年齡特征不相一致,不符合孩子的學習特點。這種教學模式看似可以幫助學生反復學習小學課本知識,加深他們的記憶。但是從本質上而言,學年教育小學化教學卻會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揮,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本文就結合我國學前教育的實際情況,簡單闡述一下引發這種情況的原因,并分析提出科學的對策予以完善,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自由學習的空間。
一、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及危害
通過研究分析我們不難明確,過于急功近利地灌輸給幼兒較多的知識、組織過量的技能培訓會形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首先,由于違背了幼兒的發展規律,使得孩子們被迫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他們勢必犧牲了鍛煉其他個性的機會。另外,太過超前的培訓實際上取得的是即時效應,因此不具備深遠的意義。
一些技能以及知識事實上伴隨幼兒們的不斷成熟發展而變得更加輕而易舉。如果可以促進其加速發展,無疑是拔苗助長。以小學生的標準塑造幼兒,會令其發展的前一時期在沒能達到充實的狀態便形成了跳躍,該類效應較難持之以恒。較多行為僅有在持續不斷的積累以及重復下,方能形成可靠穩定的心理結構。如果幼兒教師不斷地教導學生而使其形成了浮躁的心理,那么幼兒們將會在持久的壓抑狀態之下出現焦慮緊張的心態,長此以往,對其個性健康發展將極為不利。這樣的做法將導致幼兒在被動的狀態下形成厭學情緒。
二、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成因分析
(一)學前教學資源有限
孩子們在小學入學前期,年齡還尚小,不適宜接受過量知識的傳遞。學前教育是對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行激發的重要階段,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受到資金限制,導致很多幼兒園的布局結構明顯不合理,教學資源不充足,對學生能力有作用的玩具有限。據調查,我國學前教育機構能夠完全符合國家要求的數量不足50%,嚴重制約著學前教育效率的提升。
(二)傳統的應試教學觀念深入人心
幼兒園教學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主要階段,很多家長也了解學生的年齡還小,不適宜學習過多的知識。但是,由于我國中考、高考壓力的增大,以及學生競爭的加劇,就使得家長常常抱有“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他們認為孩子要抓緊一切時間進行學習,要求幼兒園教師講解小學課程,反復讓孩子背古詩、學數學。這樣一來,就導致學前教育存在嚴重的小學化趨勢,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不利于他們想象力的發揮,阻礙了學生的自由發展。
三、學前教育小學化相應對策
(一)全面激發家長以及學校影響作用
應利用專業化、系列化的教育培訓,添加豐富實例,令家長明確該類急功近利的做法對于幼兒持久長遠的健康發展會產生怎樣的不利影響。家長在培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始終擁有平和心態,以促進幼兒長遠發展為本。在教育觀念上,家長應始終同幼兒園保持一致,唯有如此,方能為幼兒們開創良好的教育環境,縮減他們身上背負的壓力,進而實現健康、良好的發展。
(二)積極組織相關活動
幼兒園日常教育工作中,應多組織一些豐富生動的開放日活動,拉近幼兒園同家長的距離,吸引他們積極參與,進而使其真切地體會到幼兒在態度、情感以及各方面能力上的穩步提升。這樣一來,家長們會更加信任幼兒園在培養孩子上的權威性,進而更加主動積極地配合幼兒園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觀,對幼兒開展正面教育,杜絕小學化教育傾向。
(三)宣傳正確學前教育理念,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學前教育“小學化”是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對教學行為的錯誤影響也是我國學前教育理念落后學前教育教學知識普及落后的表現。受社會浮躁功利思想的影響家長和教師過早的將學習的負擔壓在幼兒身上,不僅不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相反還會對學生的個性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為此在幼兒園的辦學過程中,學校要加強對正確學前教育觀念的宣傳,一方面在學校內部注重教育應圍繞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堅持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學校要注意對幼兒家長進行學前教育本質的宣傳講解改變學生家長片面要求幼兒學習小學知識的觀點通過兩方面的共同努力改善幼兒園的教學環境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幼兒在愉快的學習環境下得到身心的和諧發展。
(四)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監督管理工作,推進學前
教育的正規化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管理工作對改善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加強對學前教育辦學的監管完善和落實相應的監督管理對策進一步加強對學前教育各項違規行為的監督懲罰。首先教育行政部門應該注意進一步完善幼兒園辦學設置標準和幼兒園教師準入標準,對私立幼兒園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其滿足辦學標準;對幼兒園教師來說,確保其擁有幼兒教師從業資格證。其次,應該不定期對幼兒園進行監督審查要求其進行自我評價,以不斷改善學前教育的辦學條件注重自我完善。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小學化趨勢越發明顯需要得到關注,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第一主體,更是要從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進行調整。學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視,學前教育小學化這一問題的解決也需要家庭教育參與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解決不可短時間內迅速達成,幼兒園也需要將學前教育小學化問題解決作為一種常態化工作堅持下去,并結合學前教育開展實際進行小學化問題的具體辯決。
參考文獻:
[1]甄洪芳.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02).
[2]張喜強.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4,(12).
[3]孫鈺.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危害及解決對策[J].學周刊,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