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芬
摘 要:小學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小,身體、心理以及各方面的能力還處于啟蒙期,對新事物的認知、理解、接受能力很弱。而一年級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學習階段,尤其是漢語拼音的學習?,F在幼兒園大力推進“去小學化”,小學要堅持“零起點”教學,沒有任何基礎,漢語拼音就是令學生感覺頭痛的內容。因為純拼音教學是抽象的、枯燥的。再加上進入一年級,學習時間相對于幼兒園而言延長了,學習任務加重了,一些學生又貪玩,這些原因阻礙了學生漢語拼音成績的提高。作為母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提高學生漢語拼音教學的實效性,勢在必行。
關鍵詞:漢語拼音;課堂教學;激發興趣
一年級部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不濃,常常是被動學習,拼讀不過關。有的雖然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應用不夠靈活,綜合能力較薄弱。還有的學生學習上缺少目標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對漢語拼音學習有排斥心理,對學好漢語拼音缺乏自信心。面對這種現狀,我以為,教師可以采取如下策略來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一、面向全體學生教學,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
學習是一個全面照顧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研究學生的特點,從來不把漢語拼音學習好的同學和學習差的同學進行比較,不讓成績不好的學生產生絲毫挫敗的感覺,從而影響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
二、加強管理與引導,幫助提高
在漢語拼音學習上,學習差的學生是弱勢的一方,因此,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心。建立學生學習檔案,是教師比較深入系統了解他們學習情況和學習狀態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學習檔案里,我記載下學生接受輔導前后的學習成績,影響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以及每個階段學習情況,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記憶情況,重難點把握情況,我準備從哪些方面進行幫助、指導,爭取家長在哪些方面給予支持、配合,做到有針對性地“一對一”輔導和幫助,使學生漢語拼音成績逐步提升。
三、交流是提高漢語拼音成績的紐帶
學生與老師的雙向交流,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盡可能多地和學生交流溝通,多方位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取長補短。課下,我還通過家訪、微信聊天,與家長勤交換學生學習信息。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慢慢愛上學習,愛上漢語拼音,提高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
四、創造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創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并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學活動,以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如,在學習復韻母之前,我提問:“誰能說出我們學過的單韻母呢?”因為剛剛學過,問題也不難。這時,一只只小手都舉起來了。我特意從中點起一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回答,當學生回答出“a、o、e、i、u、ü”之后,我及時當眾表揚。然后讓所有學生齊聲回答,加以復習,讓所有學生分享這一小小成功的快樂,也就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再比如,結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教學。英國思想家、教育家約翰·洛克說:“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變成一種游戲的。”可以復韻母“找朋友”,如,教“αn”,一個學生拿著卡片“α”,另一個學生拿“n”。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最妙的是編“漢語拼音休息操”:“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字母表b、p……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α、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表zhi、chi、shi、ri……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牢?!边@樣讓學生充分“動”起來,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又可以鞏固漢語拼音知識,同時避免學生產生厭倦情緒。
五、加強輔導,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
一部分學生的記憶有困難,影響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課后做題,因知識掌握不牢固,影響到對字、詞、句的理解。這樣一來,做題的準確性降低,這種情況引起了我的重視。一方面,有計劃、有步驟督促學生熟記漢語拼音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另一方面,有針對性地單獨布置作業和輔導。在布置作業任務時,我選擇一些拼音練習題讓學生及時鞏固,及時消化。
六、針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優化課堂教學
小學生天性愛動,上課時容易分散注意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我根據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備課和準備,采用直觀而又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化課堂教學,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如,在教學單韻母時,抓住單韻母的字形特點,運用形象化的語言,結合插圖編成兒歌:
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ɑ、ɑ、ɑ;
大公雞,喔喔叫,攏圓嘴巴o、o、o;
水中游來一只鵝,水中倒影e、e、e;
朗朗上口的兒歌,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孩子們記住了字形和發音,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枯燥無味的符號,注入了詩情畫意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了學習拼音的樂趣。又如,要區分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時,我設計了摘蘋果的方式進行練習;在拼讀“hē chá”、“dǎ ɡǔ”等音節詞時,我讓學生一邊拼讀,一邊做動作;在給漢字找音節時,我讓孩子們開展找朋友的游戲活動來鞏固所學內容等。這樣的教學,有利于學生長時間保持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均衡教育與發展的權利,教師可以讓優秀學生和潛能生手拉手,“一幫一”地進行學習。由于學生之間生活經歷和心理特點相近,學生之間相互輔導更容易產生學生認知上的共鳴,學生更容易接受。另外,這些學生為了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一定程度上他們會更加努力學習,從而縮短成績上的差距?!敖虩o定法”,只要我們教師不停地探索、研究,相信在我們的具體指導下,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劣勢一定能扭轉,學生的漢語拼音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一定會變得優秀起來。
參考文獻:
[1]李慶.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30.
[2]黃嬡草.淺談如何提高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質量[J].課程教育研究,2019(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