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
摘 要: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最真實的語言應用技巧,更可以陶冶情操,用自己的情感抒發出感性的情懷。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和學生的不斷努力和累積,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叭何拈喿x”就是讓學生改變的一種閱讀方式和學習方式。群文閱讀,讓學生的閱讀面更寬闊、更全面、更開放,這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將學到的知識進行整合、比較和分類。群文閱讀的方式,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學生的知識面、眼界和閱讀思想會得到很大的開拓。
關鍵詞:群文閱讀;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運用
一、群文閱讀的內涵
“群文閱讀”是說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合作,將幾篇或者多篇相似類型的文章一起學習。一般情況下,學生一節課的時間可以完成一篇五六百字文章的學習,這對時間珍貴的高中生來說,學習效率太低,浪費了寶貴時間。此時,如果學會“群文閱讀”將同一類型的文章綜合學習,不僅加快了學習進程,還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拓寬了認識面,了解更多的大千世界。有效地將課內延伸到課外,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質量。這樣做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日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依舊把課文和課本中的作文訓練當作唯一來源,把自己當做課堂的“主角”,帶領學生對一篇文章進行過分解讀和鑒賞,往往一篇課文或文章的講解要用幾節課的時間。這種教學思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其目標只是在最后的考試中提升成績,以知識實踐為主。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被迫接受閱讀知識,無法參與到學習過程中,長期下去,極易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在日后的閱讀課程中出現排斥心理。其次,部分教師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中,仍然沿用傳統教育中的教學模式。上課時教師根據教材,進行照搬模式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下課再進行簡單課業批改和修正。長期下去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失去了對閱讀課堂的興趣。
三、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一)以點帶面進行學習
在高中的閱讀教學中,“讀”依然是教學的核心。讓學生通過“讀”來獲取知識,并不是亦步亦趨跟著教師的步子死板地學習閱讀技巧,而是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閱讀環境中學習,遇到那些自己喜歡的句子和段落,及時標記,最后綜合起來,教師進行講解和解析。例如,在學生閱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后,明白雖然“我”回到了自己的戰地醫院接受治療,并沒有表現出對戰爭的憎惡。相反,在轟鳴的炮火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可能會鐫刻在陣亡戰士紀念碑上,認為自己是為國捐軀,永留史冊。然而,他可知曉像他這樣不明原因走上戰場而因此走上不歸路的又有多少人?教師可以向學生們講述題目的意義,讓學生明白讓那些充滿激情的熱血青年走上戰場,是對德國軍國主義思想的諷刺和否定。教師還可以根據類似的創作背景,讓學生閱讀《一個人的遭遇》和《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讓學生多方面了解戰爭帶給人們的是什么,讓學生體會身處和平年代的不易,在現有的理解水平上,引發學生的思考。
(二)精心設計問題
將文章的問題情景化,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方式,還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進行思考?!叭何拈喿x:就是先讓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者理解不了的語句進行標記,教師根據學生問題的匯總進行講解。再按照文章的主旨尋找類似的多篇文章進行聯合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問題進行總結,后期在多篇文章一起閱讀時,從多方面尋找問題的答案。例如,在《荷塘月色》閱讀中,作者對“荷塘月色”進行了細膩的繪畫,含蓄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復雜的思想感情,讓我們了解到中國正直的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行的足跡。作者可以找到和文章類型的篇章讓學生進行閱讀,把多篇文章當作一個整體,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利用這些問題把文章進行串聯,來培養學生的文章鑒賞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教師提出問題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學生去自己探索,在文章形式、背景、抒情方式等方面進行比較和研究,采用不同的比較方式找到文章千絲萬縷的聯系,進行比較,以此讓學生在文章的閱讀時和作者產生精神的碰撞。
結束語:
“群文閱讀”的提出,之所以受到各階段教學課堂的追捧,是因為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核心素養的提出,讓教師明確了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群文閱讀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閱讀框架,提升閱讀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文字的美麗,加深對情感的理解,還要品味段落,以點帶面地學習。將實踐和理論結合,加強學生對閱讀的文章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譚麗婭.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9):164.
[2]王玉梅. 群文閱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踐[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