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綜合性自然學科,它所涉及到的知識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彩虹的出現,乘客會向車行駛的方向傾倒,做飯時鍋蓋上冒出“白氣”等這些現象,都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但是大部分學生卻不知道物理本身所蘊含的奧妙,更不必說如何學好物理這門學科了。本文就以初中物理教學為例,詳細論述物理探究性實驗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學;評價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全面普及以及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與發展,物理探究性實驗越來越備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然而,對于探究性實驗的研究方面,目前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都集中在研究課堂教學方式層面,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講解最基礎的物理知識。教師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有兩個,一方面為了趕課程的進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在探究性實驗的評價層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升學率。但事實上,教師的這種想法卻是錯誤的。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在為學生授課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探究性實驗的評價問題這方面能力的不斷培養。
一、當前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認為,在平時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時,如果涉及到相關的物理探究性實驗,只需要讓學生親自動手來完成實驗即可,根本沒有對此實驗進行詳細評價的必要性。但經過相關專家的研究表明,并不認同教師的這一做法。對探究性實驗進行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讓教師在實驗之后對學生加以恰當的引導,讓學生對此實驗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學習中對其實驗結論能夠靈活運用與更牢固地掌握。但是這往往最為重要一部分,卻經常遭到大部分物理教師為了趕課程的進度而忽視學生對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這就是造成物理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探究時,學生由于不具有探究能力存在著以下各種各樣問題的原因。
(一)實驗目的不明確
大部分物理教師在為學生授課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在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性的實驗課上,隨機提問學生對實驗目的的了解情況,肯定有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實驗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這一節時,教師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結合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此時教師可以隨機提問幾個小組問題:“這個實驗的研究目的是什么?”相信很多小組頓時都愣住了不知道怎樣回答,接著就趕緊去翻課本找到相關的位置,把實驗目的對著課本念一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學生連實驗目的都不知道,實驗結果肯定就更不懂了。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在做實驗之前首先明確實驗目的,是很有必要的。
(二)按方抓藥,一知半解
由于初中生剛接觸物理時間較短,相信目前很多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欠缺。如果在學生剛進實驗室,教師就完全放手,將探究性實驗任務完全交給學生去做,相信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課本上的步驟一步一步完成實驗是很困難的。所以,作為初中物理教師在學生進行實驗操作之前,要將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詳細的講給學生,如果遇到講解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借助實驗器材親自進行示范。之后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雖然看似大多數學生做的不錯,但實際上這只是表面現象。大部分學生只是按照教師剛才的講解機械式地照著做,或者照搬教材上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肯定還有學生根據剛才教師的示范動作進行實驗操作。這兩種現象產生均是按方抓藥的實驗操作造成的。這種實驗操作方法僅僅只是在表面上鍛煉了學生對實驗的動手操作能力,卻沒有提高學生對實驗思維與方法等方面的能力。
二、物理探究性實驗評估表的設計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正確引導與自我管理與監控能力,中學物理教師可以制訂一張關于《學生探究性實驗自我評估表》,這張表包含三大部分:第一,在課前學生對根據自己對教材的預習情況進行自我評估;第二,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進行自我評估;第三,在課后針對課堂上講解的重難點進行復習與反思方面的自我評估。要求學生在學完一節課的同時,根據自身的情況如實填寫這張表。之后學生在進行復習的時候,可以結合之前填寫的這張表發現不足之處,還可以繼續完善。這樣做旨在引導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不要忽略某些實驗中重要的事項,進而來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監控能力。
(一)課前自我評估要求
為了加強學生對課前預習的高度重視,教師可以提前進教室在學生上課之前將《學生探究性實驗自我評估表》發放給每位學生,為學生講述在填表中要注意的事項,要求學生在進行實驗之前如實填寫相關的課前自我評價部分。并強調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會對該表進行隨機抽查,另外還會對自己填寫的項目內容進行核實,目的是防止學生隨便亂填。
(二)課堂自我評估要求
初中物理教師考慮到由于課堂的時間有限,學生還要進行實驗操作,因此在填寫課堂自我評估部分時應該詳略恰當地填寫。這樣要求的目的是為了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在實驗操作上面,而且還可以在實驗過程中培養學生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共同討論的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實驗時盡量獨立完成,遇到問題時培養學生的獨自處理問題的能力,最后在實驗結束之后培養學生養成整理好實驗儀器和桌面后再離開的好習慣。
(三)課后自我評估的設計
設計課后自我評估這一環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能力以及回顧和鞏固實驗步驟與實驗結果,這當然與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密不可分。首先,學生在進行實驗探究之后能夠準確合理地表達出實驗結論;接著在進行實驗之后,學生在完全脫離教材的前提下能夠再把實驗步驟準確無誤地復述一遍,最后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完成實驗報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著重對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養成勤于思考、善于動腦的好習慣。但是教師對探究性實驗評價研究的運用還不夠熟練,需要繼續深造,將來更好地引導學生培養探究性實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靳淑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學周刊,2018(7):5–6.
[2]蘇廣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思路之見解[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2):1–2.
作者簡介:
張祖國,1966.1,男,土家族,大學專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與實驗教學的構建,單位:湖北省宣恩縣萬寨鄉民族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