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
摘 ?要:體育教學貫穿學生學習生涯的始終,有利于實現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的有機結合,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激發他們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的積極性。讓他們通過和教師、同學的互動交流掌握體育項目的正確動作,并在主動鍛煉過程中提高運用技能。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在和諧的氛圍中發揮學習的主體作用,在積極鍛煉中提高身體素質,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高效課堂;體育教學;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小學體育是我國體育教育的基礎階段,它對學生日后良好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體育技能的提高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教師必須對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給予高度的關注與重視。如今,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如何優化教學策略、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各科教師熱切關注和熱點議論的焦點話題。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掌握課堂基本走向
成功一定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課堂也是如此。想要上好一堂好課,教師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在制定明確的教學計劃之前,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明確教學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目標進行制定計劃。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明確每一課時的學習目標,難點學習內容。同時,教師應該合理安排時間,將每個環節的時間控制好,合理利用課堂的時間。例如,在組織學生參加跑步鍛煉過程,教學需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以及具體的教學方向。如,引導學生掌握短跑技巧、如何防止受傷等要點。教師課前明確指定的教學計劃,有利于教學內容井然有序的進行,有利于時間合理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作用,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同時,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設計合理的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打造快樂體育課堂。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運動的理念,激發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讓體育教學變得生機勃勃,從而讓體育課堂更具趣味性,促進高效體育課堂的構建。
三、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的教授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本文主要指狹義上的教學方法,也就是教師的教授方法。一個很枯燥的教學內容,用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教學方法去教,就會顯得很有趣。教師在選擇教學法方時,要考慮到多給學生體驗的機會,遵循“兒童視角,故事表達”的原則,多采用游戲競賽的方式,多采用情景教學法,創設有利于學習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如在教授一年級的原地踏步走時,我采用的是讓原地踏步走的好的同學圍繞班級隊伍走一圈,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學習。這樣一來,學生的練習積極性高漲了,每個學生為了能出來展示都認真練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練習興趣。
四、合理搭配內外課堂是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不一定每一節體育課都在室外搞些體育運動就是有效的課堂。學生不僅需要健康的體魄,還要對體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這就看體育老師有沒有合理搭配體育內堂和外堂。最初學生對外堂有很多不樂意,因為改不了愛玩的天性,但是正因為如此老師才更應該采取正確的方法,讓學生能在玩的基礎上平定自己的心,靜下來了解體育,完成一節高效的體育課。在上體育內堂時,就可以看出一個體育教師蘊含了多大智慧。教師要善于在內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枯燥乏味的體育課本很難讓小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甚至會產生極大的排斥感。教師可以借用內堂時間,搜尋一些有關課本內容的視頻、音樂或者電影等給學生欣賞,這些娛樂東西也許孩子們更喜歡。但是切記一定要符合教學大綱的內容,在小學生心理接受的范圍內。
五、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構建高效課堂
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初衷是為了讓學生更熱愛體育活動,更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升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基于這樣的目標,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是對高效課堂的升華。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小學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校相關科室,定期組織體育活動。比如每學期可以舉辦一次運動會,讓熱愛運動的學生在體育競賽中展現自我,并且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感受到體育競賽的魅力,從而受到感染,積極投身體育運動中。再比如教師可以針對相關體育項目,定期舉辦學校的杯賽,讓學生有一個實際競賽的平臺。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鍛煉的機會,也是一次交友的機會,能夠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運動伙伴,不斷豐富學習生活,得到全面發展。這樣的方式,既組織了豐富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體育學習途徑不斷擴展,又有助于預期教育目標的達成。
六、完善評價體系,促進有效教學
教學評價既是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與促進體育課程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手段。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也是素質教育,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不能再以單一的運動成績來評價學生的體育能力。而是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重視結果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重視在課后進行教學反思,以便及時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從而使教學更具針對性。如教學內容的設計、各教學環節是否安排合理,是否能夠真正落實教學中的重難點,能否達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反思,才能真正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構建高效課堂是幫助小學體育教學順應新課程改革潮流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果,促進小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全面發展的重要策略,并且課堂始終是教師的第一陣線,構建高效課堂相比其他教學策略更具有實際成效。在今后的教學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意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從而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去進行落實,為學生構建一堂高效精彩的體育課。
參考文獻:
[1]胡勇.芻議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J].新課程(上),2018(05):217.
[2]覃博.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J].運動,2017(18):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