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改革的逐漸深入,高等教育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是隨著高校的逐漸擴張,在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方面存在了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因此需要積極創新高校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機制,防范財務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果。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審計監督
高校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不僅能夠發揮出風險防范作用,還有效促進了高校反腐倡廉建設工作。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高等教育的資金投入,許多高校得到了迅速的擴張與發展,招生規模也在逐漸增加,但是卻產生了一系列的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問題。如內審力量較為薄弱,人員專業能力無法滿足審計工作的實際需求。其次審計結果未能被充分應用,大部分被審部門未能給予審計結果足夠重視,后期也沒有采取積極的措施加以整改與落實,只要領導不追問那么審計處置的意見將會被擱置。最后高校常規的審計監督無法糾正既定的違紀事實及行為,進而出現“事后監督”的現象。針對所存在的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問題,高校應積極對機制進行創新。
一、通過事業會計制度,進行企業化財務管理
針對高校所存在的財務管理與審計問題,高校可以通過事業會計制度,通過企業化財務管理的方式進行管理,確保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的有效性。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制度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但大部分仍然延續傳統“報賬型”的會計模式,主要通過對賬、算賬及報賬等工作,對內外提供基本信息,沒有深入對財務進行分析。這種模式的財務管理工作過于依賴會計所提供的信息,若離開了會計那么財務管理工作將會成為“空中閣樓”。而隨著高校的快速擴張與發展,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可以實施事業會計制度,運用企業化財務管理模式。如將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管理等運用到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效果,同時還能夠促進形成完善的財務管理機制。首先企業化的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實行全面的預算管理,并且需要確定為高校整體戰略服務的預算目標,將高校的戰略目標數據化,并將將其變為各個部門各位職工的工作任務。通過預算總目標,設計分層量化的績效預算考核標準,確保各項指標能夠高質量完成。
二、創新高校財務審計監督工作
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機制的創新離不開組織的保障,所以高校應充分發揮出財務審計監督的職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財務公開制度
公開透明是當代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所以財務管理部門應堅持財務公開,并將其納入常規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民主監督的作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除了不宜公開的內容,其他都應通過多形式多層面的程序進行公開,如可以通過會議、文件、公示欄及校園網等途徑。除此之外,高校各個行政部門的財務公開包括各項收費標準、學生繳欠費情況、職工工資及津貼方法等方面,確保每位職工都能夠清楚明白,這樣才可以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有些對學生使用的經費也應當公開,如學校社團經費、團費等。
(二)提高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會計有兩種職能,即核算與監督。目前高校的會計基本主要完成核算工作,在監督工作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實會計監督是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財務部門有責任對高校的各項經濟活動、資金運轉等工作進行全方位的監督與檢查。尤其現階段校內的二級核算單位會計監督工作較為薄弱,所以加強財務部門的會計監督工作至關重要。目前許多高校都存在負債情況,資金鏈隨時都有可能出現問題,進而導致無法及時報賬,有些學校甚至存在幾年前的賬都沒有報銷的現象。這樣的情況既不利于高校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也會直接影響會計監督工作。多年前的費用會影響預算的精準性,進而導致出現預算失控現象。除此之外,近幾年因為高校人事變動較大,所以賬目的真實性也無法體現。因此需要實行企業化的財務監督,提高內部會計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三)健全物資管理制度
高校應不斷完善健全物資管理制度,提高財產的使用效率。部分高校財務部門與國資處的資產類賬目存在不相符合的現象。針對這樣的現象應認真反思,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如音樂、體育系的實驗器材放在倉庫幾年都沒有拆裝,若想切實解決此問題便需要健全物資管理制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應高度重視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認真分析現存的主要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問題,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創新,形成完善完善的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機制,確保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的實效性,進而更好的促進高校快速發展與擴張。
參考文獻:
[1]彭藝,高校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機制創新研究[J].成功:教育,2009(4):215-215.
[2]顏賽燕.加強高校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的方法探討[J].財會研究.2010(1):53-55.
[3]楊德嶺.新時期高校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機制創新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9,25(5):89-91.
作者簡介:
陳思灼,長春科技學院,吉林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