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春華
摘? 要:好的課堂導讀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它能快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也能節省教師教學實踐和精力,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基于此,本文以初中語文課程為例,探究經典名著的有效導讀策略。
關鍵詞:課堂導讀;初中語文;經典名著
經典名著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其自身具備極高的美學和閱讀價值,在悠悠歷史長河中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并獲得了大家的認可。經典名著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生動細膩的語言描寫以讀者以思想的啟迪、精神的喜悅。除此之外,經典名著中的文字運用、思想境界、行文脈絡也是值得學生研讀、學習、模仿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開拓學生眼界、豐富學生情感、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探究經典名著的導讀策略,用導讀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學生深入閱讀中,讓其愛上閱讀,愛上經典名著。
一、游戲導讀,活躍課堂氣氛
在游戲中,學生不僅能獲得樂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學到新知識,啟發想象力,引發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滿足自身求知欲和好奇心。基于此,筆者嘗試將游戲融入導讀環節中,引起學生們的注意,消除學生緊張感,活躍課堂氣氛。
如,在學習《孔乙己》這篇經典文章時,筆者一改往常的講授活動,設計了一個游戲導讀環節。聽到要玩游戲,同學們頓時高興起來,都聚精會神地聽筆者講述游戲規則,課堂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到大家認真的樣子,筆者說明了游戲的規則,游戲叫做“我說你畫”,游戲規則如下:筆者讀出有關孔乙己的描寫片段,學生需要按照筆者的朗讀內容畫出心中的孔乙己。學生們聽懂了游戲規則后,躍躍欲試,催促筆者馬上開始。伴隨著筆者的朗讀聲,孔乙己的形象躍然紙上:著一身長衫,身材高大,青白臉色,有皺紋,有傷痕,亂蓬蓬的花白胡子……隨著游戲的進行,孔乙己的形象越發突出,尤其是筆者讀到“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這句話時,同學們對孔乙己愈發好奇,想要知道一個讀書人如何淪落到偷竊的地步。見此情景,筆者停止了游戲,進入了自主閱讀環節中。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教師用一個小游戲作為本課的導讀環節,調動了學生課堂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沉浸在游戲的樂趣中,并以此為契機順利地進入了經典名著閱讀中。
二、信息導讀,引起學生注意
在導讀環節中加入圖片、音樂、視頻以及多媒體課件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在學習《智取生辰綱》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提前截取了《水滸傳》影視作品中有關楊志為什么押送生辰綱、為押送想出的計謀以及失敗后的結果,單單忽略了生辰綱是如何被劫走的內容。果然,同學們觀看了筆者播放的視頻內容后,對楊志押送生辰綱的前后經過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但對生辰綱被劫走的原因和過程充滿了疑惑:誰劫走了生辰綱?用什么方法?難道楊志沒有察覺嗎?由此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趁此時機,筆者將同學們引導到文本的閱讀中:其實大家不必困惑,《智取生辰綱》這篇經典文章就可以解答大家的疑惑。
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尋找到相關的影視資料,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但是截取的內容不完整,讓學生們充滿了疑惑,由此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情境導讀,減輕學習障礙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輕學生理解障礙、拓展學生思維、強化學生記憶。因此,筆者在設計導讀環節時會將各種教學情境融入其中,在具體的情境中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情緒變化,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積極思考,最終提升語文綜合素養。
在閱讀《范進中舉》這篇文章時,筆者首先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認為維系親情的條件是什么呢?有些學生回答是愛、血緣。筆者肯定了大家的回答,繼續說道用愛和血緣關系維系的親情是真正的親情,但是世界上還有其他維系親情關系的,如金錢、權利、地位等,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由此引發學生對現實生活的思考。接下來,為了驗證剛才觀點的正確性,筆者提出了閱讀任務:對胡老爹對范進態度進行泛讀,他的態度有幾次變化?原因是什么?學生帶著這個問題進行閱讀,大致說出了變化的次數和原因,順利地回答了筆者的問題,并從中發現了諷刺筆法在文章中的價值,體會到可笑之事、可笑之人背后隱含的深意。在本次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用生活情境引起了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思考,讓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加深了對閱讀主旨的理解,減少了閱讀經典名著的障礙。
綜上,導讀是教學活動正式開始的第一步,也是優化教學質量的關鍵一步,因此受到了筆者的高度重視,并提出了游戲導讀、信息導讀和情境導讀這三種經典名著導讀策略,以期營造一個人人閱讀、人人喜歡經典名著的課堂教學氛圍,改善經典名著教學困境。
參考文獻:
[1]宋桂林.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江西教育,2018(29).
[2]曹穎.芻議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