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隨著國家對語文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綜合全面提升逐漸成為教師應當著重考慮的教育教學主要目標。本文從以分組形式為合作學習提供基礎條件、以分組學習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以及以科學選擇推動語文多面合作學習三個方面提出了高中語文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策略,從而促進高中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高中語文;合作學習;教學實踐
合作探究是學生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是當前課程教學要求中比較倡導的課程教學方法之一。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不僅是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體現。通過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開展語文課程教學,讓學生可以在語文合作探究中不斷提升學習興趣,從而促進語文學習效果的進一步提高。
一、以分組形式為合作學習提供基礎條件
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內容,需要教師對學生為學生創造科學分組的基礎準備條件。合作學習的基礎是小組分工,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教學不僅需要組內學生之間密切的學習交流配合,同時還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多方面發展特點進行科學合理安排。比如教師可以以高中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閱讀方面能力、寫作方面等能力作為重要參考依據進行分組安排。同時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對小組進行適當調整,從而讓不同的小組可以擁有更多學習和發展的可能性,讓學生的綜合語文學習能力可以在合作學習中獲得較大程度的增長。小組內部學生的學習互動,不僅會形成互相競爭且優勢互補的良性局面,同時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學生的不同任務分工也促進學生自身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二、以分組學習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內容,需要語文教師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學習題材,讓學生的合作學習任務可以高效開展。在開展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具體內容進行預習了解。教師可以讓小組內部的學生輪流做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進行收集查閱資料,互動交流討論等具體學習工作。通過小組合作預習,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擁有較為初步的了解和認知。學生也可以在討論中初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并為后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堂合作學習離不開學生的主體性發揮,這不僅是新課程標準改革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高中學生當前學習和發展的內在要求。教師應當把學生的主體性學習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為學生提供思考和交流的空間。合作表演就是語文合作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學習方法代表,通過學生的合作表演,不僅豐富了課堂學習內容,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讓學生可以在不同人物角色中真切感受不同的情感,從而加深對課文的認知和理解程度。然而在過去的合作表演等形式開展過程中,教師往往很難掌握好學生自由發揮的程度,往往將學習過程變成放松娛樂的體驗過程。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表演等形式的課堂活動時,不僅要為學生的合作互動提供具體的規則和要求,同時還應當在課堂及時調整學生合作表演的節奏與氣氛,從而讓合作表演互動的知識性真正體現出來。比如在《鴻門宴》這篇課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使用合作表演這一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在合作表演的練習階段,教師應當為學生較為客觀深入的講解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征、所處背景以及文章細節等內容,讓學生對角色的拿捏更加準確。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從臺詞、動作等角度對文章細節進行把握,從而讓學生從文章細節中體會出文章描寫的恰當獨到之處。
三、以科學選擇推動語文多方面合作學習
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滲透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內容,需要教師從不同語文教學知識模塊出發為學生安排合作學習內容,從而幫助學生鍛煉多面語文綜合素養。比如在閱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基本知識、閱讀技巧以及文化拓展等角度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條件。閱讀作為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合作學習要求,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之后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閱讀心得分享交流。教師在開展相關閱讀活動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閱讀與教學要求內容相關的多種題材書籍,讓學生對不同形式的閱讀內容由較為前面的了解。比如在學習了說明文題材的課文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量短篇說明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習題,由學生通過合作討論方式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以及細節內容,從而找出題目的具體答案。通過閱讀的訓練,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以及閱讀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四、結束語
由此可見,合作學習是高中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較為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語文教師要把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等教學目標放在首位,積極鼓勵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交流中不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不斷促進語文學習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延州.高中語文教學合作學習模式初探[J].中學課程資源,2019(09):8-10.
[1]馬壽榮.語文也用“疑”兵之計——略論高中語文合作學習中的課堂設疑策略[J]. 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