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文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存在多方面的問題,特別是財務管理方面。財務管理是企業的基礎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經營成果負責,也可為中小企業其他的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所以中小企業應該重視財務管理的作用,并且及時的做出應對措施來加強財務管理工作。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對策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問題及原因
在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當中,中小企業的活力無限,他們具有規模小,經濟效益高,成本低的特點,從各個方面都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當中也伴隨著經濟、法律和制度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制約了中小企業更好地發展。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以及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導致整個中小企業與經濟市場發展不同步。雖然盡快地找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的做出應對措施。同時做好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也能夠幫助中小企業資金更好地運轉,保障中小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提高經濟效益,促進管理水平提高。
(一)管理者水平落后
由于我國的中小企業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典型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統一的模式,所以在財務管理方面就存在明顯的弊端。而且很多中小企業的性質是個體和私營,因此在這些企業當中就存在很明顯的管理者主導的場面,甚至是家族化管理現象。并且由于管理者的思想理念過于傳統保守,因此難以突破,無法順應新時代的發展,所以在決策方面就會制定一些落后的政策,給財務管理工作的執行帶來了非常大的阻礙。在企業內部也沒有建立審計和監督部門,無法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準確性。管理者過于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一味的控制成本減少人力,同時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制衡機制,使得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無法充分的發揮職能。中小企業限制了產品的生產同時也制約了經營活動的進行。其次,管理者對于會計的重視程度也不高,認為會計僅僅是日常的記賬工作,但是忽視了會計對于組織的控制和監督職能。所以很多中小企業都會產生融資的困難以及財務數據不準確的現象。
(二)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實力差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發展的弊端具備規模小的特點,因此單純的利用財務杠桿不能滿足企業償還債務的需求,會使的中小企業逐漸喪失還債能力。其實中小企業也會有更大的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資金的支出量大于流入量,并且沒有能力償還債務。而且中小企業有過多的負債也會導致內部所有者權益出現明顯的波動,特別是在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的時候,就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下降。當企業的經濟效益以非常快的速度下降時,就會造成企業的破產。中小企業在發展的整個過程當中都有著財務風險,與中小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生產技術以及經營水平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實力較差,增加了中小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
(三)缺乏有力的財務監督機制
在我國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私營的性質,而且企業的投資者也是企業的管理者,這樣的性質就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阻礙,主要體現在資金管理方面會造成管理者私自挪用資金或者是資金閑置的現象,沒有充分的利用到企業資金周轉當中,而且也會導致應收賬款回收緩慢,給企業的資金帶來空缺。其實就是由于私營性質也會給企業內部監督機制的運行帶來一定的阻礙,很多企業甚至都沒有設置專門的財務監督部門。在財務清查和成本核算方面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因為中小企業獨特似的家族式管理,所以使得整個財務系統十分混亂,財務基礎工作薄弱,以及確保完善的風險預警系統。盡管很多中小企業突破了傳統型的家族式管理,但是在財務監督方面卻因為實際操作過程當中的種種因素,而導致監督的制度和實踐脫節。
(四)缺乏專業性的財務管理人才
現如今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人才普遍素質不高,沒有專業的知識技能,并且還具備傳統型的管理理念。而且,很多中小企業在聘用財務管理人員,誰也沒有注重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甚至有的管理人員并沒有培訓就直接上崗,所以在實際的財務管理工作當中會嚴重地阻礙中小企業的財務工作,導致內部財務管理工作十分混亂[1]。
(五)缺乏資金投入
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經營規模較小,所以資金儲備也較小,這也影響到了中小企業在吸引外部投資的過程當中會有一定的阻礙。而且增強系列在日常的經營活動當中難免會產生資金緊張的情況,所以中小企業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貸款,然而由于很多中小企業目前缺乏完善的貸款機制,所以就是得很多中小企業無法與相關的金融機構獲取有效的溝通,甚至中小企業會產生不當的經營行為,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所以中小企業要想獲取更廣闊的融資渠道,就必須要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和自身的信譽程度,但是在融資的過程當中也會承擔較高的財務風險,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嚴重的影響。
二、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相關對策
(一)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模式
正向企業要想促進財務管理的創新,就必須要突破傳統型的管理理念,要不斷的發展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將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落實到管理工作當中,充分地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其次就是要對財務管理的專業人員進行培訓和行為規范,建立起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注重獎勵財務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而且管理人員還需要將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開,避免出現傳統管理模式當中管理者權力高度集中的現象,不利于中小企業的創新。建立起科學細化民主化的財務管理模式,要將財務管理工作的職責明確避免職責的混亂和越界,其實就是在企業其他管理工作當中,也需要將企業的財務管理理念充分的融合,才能夠建立起全方位的財務管理系統。
(二)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有一種小寫自身規模的限制,因此在融資的過程當中會有阻礙現象,難以拓寬融資渠道,所以要想幫助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的進行,就必須要加強財務風險的防范工作,就是建立起中小企業全新的融資模式,加大對中小企業財務的扶持力度。各個部門都要尊重中小企業在融資方面的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方針引導,促進中小企業經濟目的的達成。其實還要再次接受時尚完善中小企業的貸款機構,因為中小企業的信譽問題,所以在他們貸款的過程當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一級中小企業面臨的貸款風險比較高,這些都是由于債權難以維護所導致的。所以應該從針對性的方面來建立起多樣化多層次的財務風險擔保體系,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難的現象,其次也可以由政府或者是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為中小企業擔保的機構,來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進行融資。
(三)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地完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
就必須要對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針對目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工作混亂的情況。主要原因是有財務管理的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具備不足,素質低下所造成的,所以為了解決這一現象,中小企業必須盡快地打造一批具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團隊。首先就是要制定嚴格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規范每個員工的工作行為。其實就是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一定的獎懲機制來吸引外部的優秀人才。不僅如此,企業也需要對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來不斷的提升自我,加強他們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技能,通過不斷的學習來創新它們的財務管理理念和對財務管理風險防范意識,更好的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和責任感,從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方面,來提高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創新。
(四)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的監督控制力度
有一種小企業個體經營和私人經營的性質會導致管理者過于重視經濟發展和財產的使用,所以有必要在財務管理的過程當中建立嚴格的監督和控制機制,來保障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公平公正的進行。同時要想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全方面的規范,就必須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不僅要明確招管理部門人員的工作,同時也需要明確其他部門的工作,因為財務管理工作關系到了企業其他管理工作能否高度有效地進行。其次也需要在中小企業內部建立獨立性強的審計部門,加強對內部財務的控制,做好職責的劃分和獎懲機制的工作落實,保障企業內部的監督設計能夠充分的發揮作用[2]。
(五)創新財務管理的目標
企業為了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進行財務管理,同時也需要根據社會市場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的創新和深化財務管理工作。在當今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財務管理里越來越突出自身的作用,所以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幫助企業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同時也要注重對于社會的貢獻和利潤分配的情況,總而言之,就是要突破傳統型的單一化的發展目標,而創建多元化的財務管理發展目標。
三、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也面臨這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了諸多問題,難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所以中小企業應該積極地做出應對措施,創新財務管理方法,以便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獲取穩定的發展優勢,充分的將財務管理的作用發揮出來。同時也需要相關部門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制定相關的策略,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改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問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剛,蔣士晨,陳碩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v.25;No.80(02):191-192.
[2]周藝,喬娜.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J].價值工程,2018,v.37;No.491(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