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輝 榮嬋
摘要: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基礎,是黨的建設質量保障,高校作為青年教育的主陣地,在推動黨的事業發展中一直是十分重要且特殊的一環,高校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黨公信度的展現、是黨生命力的彰顯,直接影響黨在青年群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
關鍵詞:高校 基層黨組織 規范化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 “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把青年一代培養造就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任務,是全黨的共同政治責任。”而高校,作為青年教育的主陣地,在青年思想引導、價值觀念塑造、成人成才教育中都肩負著不可推卸的重大責任,黨的基層組織作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更是義不容辭。
1.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意義
首先,在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基礎。黨的十八大強調黨的建設的重點便是全面從嚴治黨。高校這一特殊基層黨的建設能否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是黨公信度的展現、是黨生命力的彰顯,直接影響黨在青年群眾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全面從嚴治黨強調三個含義:全面、從嚴、治黨,即在高校黨組織的自身建設、治理工作的內容、載體、程序等方面,全方位從嚴踐行該原則,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只有嚴管嚴治,做到真管、敢管、嚴管,黨的建設質量才能得以保障。其次,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是黨的建設質量保障。工作需要準則,黨的建設也需要科學的方法和指引,工作結果也需要評價的標尺。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就是這個準則,這個方法,就是要立起這把檢驗黨建工作成效的標尺,明晰黨建考核的具體指標,高標準才有高質量,要以高要求,不折不扣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全過程、細化為各項工作標準,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最后,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助于解決高校黨領導與建設弱化的問題。
2.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
高校作為青年教育的主陣地,在推動黨的事業發展中一直是十分重要且特殊的一環,一直受到黨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亦是第二批教育的主陣地。我國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主要由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會和黨小組等組成,黨內組織生活形式主要有“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制度與形式.縱觀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內組織生活仍參次不齊,存在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部分黨員干部隊伍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緊迫性缺乏意識,律人律己不嚴、管黨治黨要求不嚴,黨委的主體責任不清和紀委監督責任不到位,存在輕黨建、重業務的傾向、黨內組織生活不規范,黨的建設活動流于形式,基層黨組織作用不明顯、功能沒能發揮等問題。
3.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途徑
3.1完善黨內政治生活標準體系,努力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形式
完善黨內政治生活標準體系,通過科學的整合、精簡、統一、分解、組合、匹配等標準化手段,從黨建工作的實踐經驗中進行總結、提煉,對實施步驟進行明確規定,踐行管黨治黨的新思想新部署新指導,用科學合理的標準嚴肅和規范黨建工作。努力創新高校基層的黨組織形式,通過成員輪流領學、交流發言、實地調研走訪、觀看警示教育片、召開專題講座、支部聯誼交流、公益慈善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扎實有序的推進主題學習教育活動。利用高校基層黨組織優勢策劃創新活動內容形式,大力展現黨員間的主觀能動性,激發黨組織活力。
3.2黨建與專業融合,加強黨建研究,打造黨建品牌,著力提升社會服務能力。
一個黨組織的長效發展光有標準與準則還不夠,還需要行之有效的內核動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搖籃,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是它的職責,而人才資源、專業資源也是它的優勢所在。黨支部應該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有機融合,以黨建為統領推動各項工作穩步前行。其中,高校社會服務能力是檢驗高校教育教學質量、科研水平等的最直接標尺體現。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還停留在很淺顯的層次上,如暑期支教、慰問老師、專業調研、專業技術培訓等,時間短暫且不連續、無法深入。學校和地方產業、企業的產教研合作也不夠緊密等。黨的建設應建立在各個單位的中心工作上,與專業融合,加強黨建研究,以黨建為引領,黨支部建設中加深學者對服務社會的責任擔當,打造黨建品牌,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強化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賦予了對“黨支部”的新時代內涵。
3.3規范黨員發展,保證黨員發展質量
青年大學生是國家最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務必高度重視從高校學生群眾中發展黨員工作,不斷探索創新黨支部工作機制,要結合黨組織支部特色,把握學生教師黨員發展路徑,做好黨員發展培養與考察,圍繞合格黨員觀測點與標準,重視黨員培養與選拔,把好發展三關,保證黨員發展質量。并通過定期開展教師黨員、學生黨員座談等方式,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員發展工作,使學生黨員發展工作逐漸步入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
3.4創新黨組織黨員教育“線上+線下”新模式
黨員教育活動以主題導向,增強了黨員教育活動的針對性、互動性、研究型、實效性。學習活動程序優化,確保學習集中、議題集中、討論集中,做到靶向精準、入腦入心,突出了活動的主題性、理論性、研究性。堅持集中學習與分散自學相結合,強調線上提前自學,線下集中研討,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增強黨員自學意識,做到自立、自為、自律的學習。依托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為“線下”教育提供有針對性的“教材”,“教材”內容權威、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線上線下相互補充的方法,豐富了黨員學習的方式,提升了學習成效。融合黨員活動日理論學習“3+X”模式基礎上,創新黨員活動日“線上+線下”黨員教育新模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突出規范,推動流程固化,做到行有規范、做有標準。突出經常,推動制度細化,確保活動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切實讓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扎實開展起來,黨員形象立起來。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關于 《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的說明 [N]. 人民日報2016-11-03.
[2]胡藝華. 高校基層黨組織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意義與路徑 [J]. 思想理論教育2017 (4):72-76.
[3]張開泰,劉朝暉.高校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福建醫科大學學報,2016,(02):63.
[4]金晶,李美.高校教職工基層黨組織黨內生活現狀與對策研究——基于重慶市江南大學城高校的調查分析[J].商,201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