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 張亦弛
摘要:中外合作辦學在國內蓬勃發展,越來越成為了高等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這一國際化平臺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教育,對于顯著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就業率、有效培育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山西財經大學中德學院積極探索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路徑,旨在通過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充實創新創業師資力量、打造豐富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多部門聯動完善保障機制推動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
一、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
(一)顯著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就業率
中外合作辦學學生畢業后一般有國外讀研、國內讀研、直接就業三種去向。以山西財經大學中德學院2019屆畢業生為例,高達71.31%的應屆畢業生被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科隆大學、哥廷根大學、弗萊堡大學、明斯特大學、漢堡大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拜羅伊特大學、不倫瑞克工業大學、馬格德堡大學、帕紹大學、烏爾姆大學等眾多海外知名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另有小比例的畢業生應聘去了大型國企,一小部分學生準備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考,而其余學生都面臨了“畢業等于失業”的窘境。
為了進一步提高就業率,中德學院2019屆畢業生輔導員對畢業生就業意愿情況做了調查,發現在未就業的學生中,83%的學生考慮過自主創業;在未就業的學生中,47%的學生有強烈的自主創業的意愿;在未就業的學生中,38%的學生認為大四學年在國外完成學業,貽誤了最佳應聘機會,所以不得不選擇自主創業;在已經讀研的學生中,59%的學生渴望畢業后創業;95%的學生認為學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于他們畢業后成功創業有著巨大影響。由此可以看出,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對于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還是很大的,創新創業教育對于提高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就業率是大有裨益的。
(二)有效培育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曾提出:創業教育的宗旨在于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能力的人,而絕不僅僅局限于幫助欲自主創辦企業的學生個人成功創業,因此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應廣泛開展,使中外合作辦學學生在面對更復雜的國際環境、更嚴峻的就業環境時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二、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備
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等方面均不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課程設置不科學
以山西財經大學中德學院為例,學生大一學年有必修課《創業基礎》,然而大二、大三、大四學年卻只有創新創業方面的選修課,而受選修課模塊的限制,常常有一些學生不能保證每個年級都選到創新創業方面的課程,這樣就難以做到在學生大學期間的每個學習階段都能持續不斷的向其灌輸創新創業理念,創新創業教育也就失去了連貫性。
中西分離
中外合作辦學的教學和管理人員由中方和外方師資力量組成,雙方對于創新創業的理解大有不同,因此如果不對中外方教師的創新創業理念做統合的話,學生就難以接受到有邏輯的、成體系的創新創業教育。
專創分離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孤立的,若能與專業課教育結合起來,將大大有利于學生整合資源,全盤考量自己的創新創業方向。然而仍有許多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不能做到把專業課和創業課有機結合在一起。
(二)創新創業師資力量不足
受許多條件所限,多數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并沒有自己的專職創新創業團隊,創新創業教育更多的還是依賴于學院的專職輔導員和部分專業課教師。而這部分人員的時間精力有限,也無法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
三、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充實創新創業師資力量
首先要科學合理的設置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教育的開展要從入學教育起就開始。山西財經大學中德學院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就拿出了至少四個課時用于做創新創業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還應在學生各年級課程中均開設以創業意識理念、創業素質能力、商務談判、公司治理、營銷、財務、人力資源和分層次、分專業、分項目操作的專項課程創新創業必修課并且鼓勵學生從創新創業模塊中選課。在創新創業教學過程中,注意把旨在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課堂教學與旨在提高創業實踐能力的課外教學結合起來。
其次,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應做到專創結合、中西結合。在專創結合方面,應在專業課程中加入創新創業元素,爭取做到像“課程思政”那樣的“課程創新創業”,讓創新創業理念無處不在。在中西結合方面,應通過中德方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討等形式基本統一創新創業思想。中方應就中外合作辦學學院的創新創業方面的內容與外方做充分溝通,并將具體條文寫入合作辦學協議、章程和人才培養方案。
再次,盡量做到保證有專門的創新創業師資力量,至少也要加大對學院教師、管理人員的創新創業培訓力度,通過邀請創新創業名師指導、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培訓、聘請在創新創業方面有所建樹的校友擔任朋輩導師等方式充實創新創業教育力量。
(二)打造豐富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
打造豐富的校園創新創業文化需要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活動,山西財經大學中德學院積極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學習平臺,鼓勵學生參加GYB培訓、創新創業比賽,積極為學生聯絡校外實訓基地、創業實訓平臺。
另外,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可以打造一些專門的短期創業訓練項目。如中國計量大學與合作院校開展中德創業訓練營,此模式的創業訓練項目往往建立在原有合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中外雙方在創業教育領域的優勢和取得的成果,開展短期互訪性質的創業實踐教育項目。[2]
(三)多部門聯動完善保障機制
教務處、學生處、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國際教育學院、創業學院等多部門共同指導,合理制定學校統籌推進的中德合作辦學項目中創新創業實施方案。整合現有師資力量,打造一支精干、強勁的中德合作創新創業師資隊伍,走出中德合作辦學創新創業的特色之路,真正實現中德合作辦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目標。[1]
參考文獻
[1]昝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J].科技創業月刊,2018(10).
[2]石清鋒.中外合作辦學視域下的大學生創業實踐教育路徑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