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婷
摘要:我國一直實行依法治國的政策和理念,這同時也是安邦定國的一個重要基礎,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高校的素質教育在努力推行中,法律素質作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種體現,有關教育人員應該予以重視,并且試圖尋找一些更加有效的方式來不斷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質。而本文則是就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培養途徑為議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法律素質;大學生;培養
引言:
在現階段來講,高校大學生往往更加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不但欠缺法律常識,更加欠缺法律觀念,適當時候也不能夠利用法律武器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這對其之后的發展極為不利。
一、提高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重要意義
從當代大學生的綜合法律素養來看,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有必要成為高校的重點教學方向之一,加上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已然成為教師當前的首要教學工作。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對祖國將來的發展建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位優秀人才不具備較高的法律素質,不但給社會帶來不可預估的后果,還會給國家帶來一定的損失。高校教育使得大學生的整體素質較高[1],除了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對于法制社會的建設發展也充滿熱情,為此,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不但能夠促進全民法律素質的提升,還可以為和諧社會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現狀
(一)法律認知能力的增強
從現階段來看,當代大學生自身的法律意識有了進一步的提升,當他們做某件事情時,總會考慮到事件的合法性,一旦自己觸及到一些違法的事情,大學生也十分清楚自己應該承擔的法律后果。當然,這與高校日常的法律教育有很大的關系,有關的教育人員能夠利用一些適合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提升法律素質,此外,在這個網絡時代下,很多大學生都能夠通過網絡或多或少的接觸一些法律案例,不管是電話詐騙案還是網絡詐騙案,對于學生來講,都會受到一定的啟迪,相信這對大學生增強法律認知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二)意識與行動不協調,自控力不足與法律規定的沖突
當代很多大學生雖然都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可是自身的實際行動又不能夠完全體現這一點,這在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即使大學生對有關的法律知識了解的較為透徹,依然體現出用法能力不足的一面。尤其在實際的生活中,很多大學生不能夠積極利用法律來保障自己的權益,這樣看來,就算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一步步增強[2],可是其法律素質依舊得不到提升。另外,由于大學生本身的自控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有些時候總是與法律規定產生沖突。在意識完全清晰的狀況下,大學生如果不能夠嚴格的要求自己,規范自己的行為,輕則對自身法律素質的提升不會產生幫助,重則還會出現一些擾亂社會秩序的不良后果。
二、當代大學生法律素質的培養途徑
(一)調整法制教育內容
在高校的法制教育課上,有關的教育內容基本上都是讓學生學會守法,基于此,應該將有關的教育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讓學生在守法的基礎上能夠合理的利用法律,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夠更加清楚自身的合法權利,做好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將所學的法律知識與自身的法律意識、法律理念進行有效的結合,實現協調發展。很多高校學生在法制教育課上都能夠清楚自身應履行的義務,但是有關的教育人員卻嚴重忽略對學生的授權性規范,這使得大學生會對法律產生一種錯誤性的認知,認為其存在就是為了限制自己的自由。因此,教育人員一定要讓學生明白,法律不僅僅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權利,只有在相關的教育內容中對二者進行兼顧,才能夠更有效的幫助大學生培養自身的法律素質,這也是高校進行法制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
校園環境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法制校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可以有效彌補課堂法制教育中的不足。高校的主要任務就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所以,如果高校不能夠做到依法治校,就會直接影響學生法律理念的形成,并且會對其法律素質的高低產生極大的影響[3]。基于此,高校應該在原有的以德治校的基礎上與依法治校進行有效的結合,以此來規范師生的行為,起到一定的管理作用,讓學生能夠對權利與義務有更清晰的界定,繼而形成良好的校園氛圍,此時,對于大學生來講,法制離自己不再遙遠,將自己置身在法律中,才能夠更加容易接受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三)加強實踐,增強用法能力
在高校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對學生灌輸相關的法律知識,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組織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來幫助學生對有關的法律知識進行內化。所以,有關教育人員不但要保障學生熟悉法律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通過實踐活動來不斷提升自身的用法能力,可是在實際的高校學習生活中,法律課程的課時少之又少,學生自身的主動參與能力也嚴重不足,這就讓實踐活動的開展變得更加困難,為此,教師可以嘗試組織一些有較強導向性的實踐活動,作為任課教師,一定要在固定學期內制定一些合理的實踐教學方案,以此來推動活動的展開,例如,帶領大學生參觀一些勞改場所或者是定期的開展一些法制專題講座,為培養大學生的法律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綜上所述,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不但能夠幫助其自身成長,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對推動我國的發展建設也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所以,高校應該適當調整法制教育的內容,加強實踐,一步步增強學生的用法能力,為其營造良好的校園法制氛圍,以此來培養一批又一批守法、懂法的新時代人才,為我國的教育事業蓄力續航。
參考文獻:
[1]鄧旭杰. 新時期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問題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7.
[2]柳倩宇.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46 .
[3]林榕.提升大學生法律素質的路徑與方法[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