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花
摘 要:在小學階段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擁有啟迪學生的心智、陶冶性情的效果,這使得創設情境與語文閱讀教學建立起了聯系。情境創設的關鍵特點為實效性與藝術性,但是我國現階段的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還無法充分發揮特色。關于此種問題,應該讓學生對閱讀文章更深刻的感受描述情境,如使閱讀中的語言描述更具感染力,采取組織表演、與實際生活情境聯系等方式,以上手段均能夠有效結合創設的情境與閱讀,使得學生調動起對文章閱讀的樂趣,而且能夠將課堂氛圍有效調動,使學生擁有更好的課程教學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了情境創設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優化情境創設藝術性的有效措施,以供相關業界人士參考。
關鍵詞:情境創設;閱讀教學;藝術性;小學
引言:
為了使小學語文教學優化工作質量,情境創設至關重要。隨著不斷推行新課改,有必要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考查藝術性方面建設,能夠提供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升綜合工作質量一定的支持。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中教師們愈發重視情境創設。
一、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一)對學生閱讀理解的效果不夠重視
部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師在當前即便根據一定的標準優化設計教學情境,依舊未充分了解課堂活動具備的價值,難以有效完整地表現出教學活動應有的效果,使執行閱讀理解活動的綜合水平較大程度地下降,難以表現出教育閱讀理解理念的效果。部分教師將學生簡單地組織起來開展角色朗讀,而且在朗讀活動中學生不夠重視創新趨勢,致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活動中難以獲得進展,使角色扮演降低了水平,導致學生難以抒發完整的情感因素,精準把控閱讀理解活動,很難提供給綜合評價閱讀教學活動有利的支持。
(二)對教學技術資源缺乏完整成熟的運用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當前階段對教學工作方案制定中,未充分認識教學資源具備的價值,沒有與實際閱讀教學活動的需要充分結合,未將技術資源在教學目標方案中合理地運用,使得小學教育工作不能有效改進理解力方面的建設。部分引進的教學技術資源太過重視借鑒已經成熟的技術,對藝術性情境創設需要缺乏研究,致使引進的技術資源很難提供給改進教學情境創設有力的支持。
二、情境創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優化藝術性的策略
(一)引導加強,情境創設增強藝術性
1.“以靜制動”的方式引導學生
通常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進行知識傳授。怎樣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座位上將閱讀教學中創設的情境很好地適應呢?較好的辦法為“以靜制動”。如,在《秦兵馬俑》課文的教學中,教師不應該讓學生對兵馬俑當地的狀況立即了解,也不該讓學生對兵馬俑進行扮演。然而通過“以靜制動”的手段,利用圖片、視頻等,便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兵馬俑浩大的的工作與磅礴的氣勢,使學生自身的想象力有效地調動,使學生充滿閱讀文章的熱情。
2.善用對比引導學生
通過對比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使學生在對比中對閱讀原文有一個充分的了解,使情境創設提高藝術性。如,辛棄疾所著的《清平樂·村居》的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比以前學過的《村居》古詩,兩篇詩句中均對鄉村的早春時節生活進行了描寫,讓學生體會古詩中的村居主題情境,使得學生對詩人的情感有較好的體會。
(二)應用科技設備,使情境創設提高藝術性
隨著快速發展的科技,許多多媒體設備不斷廣泛應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電子白板與投影儀等。教師采取多媒體對閱讀內容創設情境,能夠使創設情境提高藝術性。如,伊索寓言中講到的《狐貍與葡萄》,教師應該采用多媒體技術,提前將相關的視頻與音頻下載,并通過課件將其播放,將虛擬情境有效創設,使學生對狐貍的心理充分理解,進而讓學生對課文深入理解,使得學習效果有效提高。
(三)掌握中心,使情境創設增強藝術性
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以閱讀文章為中心創設情境,不但能夠使學生對作者的情感與文章的內涵有更好的理解,而且能夠使學生將自身的想象力充分發揮,使學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閱讀學習能力。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古詩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詩人的中心思想將情境創設,使學生對杜甫想要表達的收復失地的喜悅的心情理解,進而使情境創設能夠將藝術性更好地彰顯。
(四)引入角色,使情境創設增強藝術性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情境的創設是較為藝術性的辦法。如《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僅僅重視情境,學生分角色表演故事,只需要文章和情境一致。此種潦草的教學方法,不僅無法使學生培養自身的想象力,還會使學生通過此種形式將文章閱讀完后,依舊無法對所學內容有較好的理解,不能有效體現藝術性。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創設情境過程中優先了解角色擁有的心態以及所處的角度,進而能夠使學生將角色情感更好地把握,獲得更加準確、自然的閱讀效果。
(五)隨機應變,使情境創設增強藝術性
教師應該靈活性地運用教學方法,保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原則。因為小學教材中擁有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形式的閱讀文體,存在各種各樣的內容,使得情境創設面臨了較大的難題。不同的閱讀文體需要的情境創設也不同。如《如夢令》的語文教學中,需要學生對詞人李清照的風格與時代背景有相應的了解。教師始終通過此種情感創設情境,堅持每篇文章均讓學生擁有“靈活性”,能夠使創設的情境很大程度地提高藝術性。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與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使情境創設在小學語文閱讀中具備藝術性,能夠使課程質量得以提高,教學方法得以完善。教師應該在創設語文閱讀情境的過程中將引導作用充分發揮,重視有關問題并有效處理,進而使小學語文閱讀通過情境創設使教學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宋尚琴.因文而異創設情境—低年級語文課堂情境創設例談[J].語文知識,2016(4).
[2]顧文娜,曹文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56-57.
[3]王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與實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08):74-75.
[4]葉秀云.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設的藝術性和實效性[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7,6(01):112-113.
[5]李興全.試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96.
[6]錢琳.有關小學語文低年級的繪本閱讀教學幾點思考[J].文教資料,2019(07):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