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分析企業如何應對新經濟形勢下金融政策的變化帶來的籌資風險及風險防范。由于2018年金融監管政策發生較為密集的集中變化,資本市場整體資金面偏緊,為了有效控制金融風險,強監管政策相繼出臺,金融行業去杠桿、信貨緊縮,導致企業融資難,多家企業紛紛面臨償債困難,債務違約頻發。分析出面對當前經濟環境及金融監管政策變化,企業如何有效的防范化解籌資風險,增強自身的抗風險能力。通過建立健全企業風險預防機制;科學制訂企業籌資策略,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和負債結構;加強企業自身風險防范能力;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技術四種防范途徑,來有效的防范企業籌資風險。
關鍵詞:金融風險;籌資風險;風險防范
2018年債券市場違約事件數量與涉及的債券規模遠超往年,違約主體集中于大型民營企業,同時上市公司違約數量較多,2018年債券市場共新增違約發行人43家,涉及的債券余額共計1210.79億元,超過2014~2017年總和。從外部因素來看,2018年違約事件高發的主要原因是結構性去杠桿持續推進的過程中融資環境整體收緊、企業融資難度上升,信用環境緊縮加劇了資金傳導過程中的結構性問題;同時債券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進一步加大了信用質量偏低的發行人的融資難度。另外,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形勢日趨嚴峻,各個國家的經濟環境都在面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目前,在新經濟形勢下,一些發達的國家長期受到經濟的增強乏力,導致債務出現了惡化和危機,致使經濟的增長逐漸呈現下降的趨勢。因此,我國企業需要順應新經濟形勢的金融政策變化,并根據具體的經濟問題,來擬定出有效風險防范措施,來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新經濟形勢下的金融風險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經濟發生了明顯的結構性變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伴隨實體經濟低波動的金融業膨脹。表現為規模越來越大,相對實體經濟越來越獨立,業務越來越復雜,運作越來越不透明,積累了巨大的金融風險。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健全金融監管體系”,2017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重點抓好的三大風險攻堅戰,其中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促進形成金融和實體經濟、金融和房地產、金融體系內部的良性循環,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和處置,堅決打擊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加強薄弱環節監管制度建設。2018年~季度,銀保監會和央行相繼出臺了24個政策文件,共處罰銀行業、保險業機構646家次,罰沒合計11.58億元,在政策上監管力度明顯進一步加強,推進金融體系內部去杠桿、去通道、去鏈條,脫虛向實。
另外,在新一輪的經濟回升和快速發展下,中國企業的負債率過高,遠高于發達國家的水平,現金流風險、資金使用不當風險、過度投融資等風險暴露。中國企業受金融市場變化、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大,自身供血不足,當金融政策、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難以抵御外部風險,甚至發生資金鏈斷裂,使企業陷入嚴重的資金風險里。
二、企業籌資風險產生的原因
企業籌資風險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內部原因。首先,我國企業對銀行的信貸資金依賴過于嚴重,長期需要銀行的貸款來維持生存,企業的負債經營狀況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市場的影響,抗風險能力較弱。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崛起,大多數企業并沒有認識到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不能發揮其真正的管理監督職能,財務杠桿系數過大、負債結構不合理、不健全的資金風險防范機制,使財務風險提升,隨時出現資金風險。
三、有效的籌資風險防范策略
(一)建立健全企業風險預防機制
在新經濟形勢的發展下,企業需要緊跟國際金融的發展步伐。因此,要及時建立健全的防范制度,制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風險防范體系。首先,應該深入企業的內部進行相關制度的改革,培育起真正的市場競爭機制,形成與市場環境下相對應的競爭能力。其次,企業應該正確認識新經濟形勢,明確發展目標,能夠有計劃的謹慎運行,同時調整對業務發展速度的心理預期目標,不斷的優化業務的結構,避免過焦過躁,影響了企業內部資金鏈的穩定和安全。最后,想要更好的防范金融風險,就要更進一步去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來形成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增強自身的整體監管力度。所以,要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應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業務、財務等方面的考查,加強對員工的金融風險意識教育,使其能夠自覺樹立風險意識,來做好對可能出現風險的預防準備,從而,有效確保企業財產的安全,增強企業的資金盈利。
(二)科學制訂企業籌資策略,選擇合理的籌資方式和負債結構
合理的配置財務資源,根據金融政策的變化,來明確企業的資金管理目標。比如,在企業的投資方面,要全面的分析投資目標,結合企業的實際狀況和經濟的發展趨勢,來選擇投資的方法,集中或者多元化,確保企業資金的有序流通。
其次,根據企業的經營目標科學的制定企業籌資策略。根據資產規模,合理的放大企業杠桿系數,控制資產負債率,保證償付能力;選擇合理的適應企業發展的籌資方式,在銀行借款、發行股票、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創新融資方式中根據各自優勢合理錯配資金,保證資金正常周轉;控制短期、長期借款比重,合理安排負債結構,減少企業短期償債壓力,降低籌資風險。
(三)加強企業自身風險防范能力
在新經濟形勢的發展背景下,企業會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因此,這就需要企業能夠加強自身的風險防范能力,能夠增強風險管理的水平。所以,企業要有效控制成本,增強企業資金配置的科學規范化。比如,企業將資金成本的控制,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中,作為一種考核的內容,來確保企業資金成本管理的責任細分,全面的涵蓋企業的整個經濟活動周期。做好財務預算和資金計劃,涵蓋銷售、物資供應、工資費用、設備維修、生產技術等各個經濟活動,使生產經營活動按計劃協調進行,提高經濟效益。
(四)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技術
對于企業來說,想要更好的應對新經濟形勢下金融政策的變化,就需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因此,在企業市場的日趨激烈競爭環境下,企業要確保資金和財務的前瞻性。所以,企業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技術手段,不斷增強企業自身財務管理水平的信息化,確保有效的預防金融風險。首先,企業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對企業的各項業務活動和經濟進行有效的整合,確保企業資金配置的合理實施,促使企業能力緊跟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其次,企業要將自身的狀況與市場結合,對各項的信息進行整理,保障企業的資金信息,能夠全面反映出企業各項經濟業務和內容。
四、結束語
在當前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需要緊跟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變化,制定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穩健的經營發展策略,來有效地減少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籌資風險。通過進一步去完善企業的財務體系,形成一套完整的財務管理制度,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做好對可能出現風險的預防措施,打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保障資金的流動性,從而推動企業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剛.新常態下的金融風險防范與控制[J].商場現代化,2017,860(23):169-170.
[2]許芳芳.新經濟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隱患與防范措施[J].財會學習,2017(16):214-215.
[3]李冰冰.張延笑,王倩芝,等.經濟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投資和風險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5):206-207.
[4]梁紫霜.淺談新形勢下金融經濟的風險與防范對策[J].商情,2017(24):17.
[5]呂明晗.徐光華.沈弋貨幣政策與企業環保投資行為一我國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的證據[J].經濟管理,2019..
[6]郭娜.彭玉婷.徐卉衫.我國系統性金融風險與“雙支柱”調控有效性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9(10):15.
作者簡介:
葉璐璐,安徽國禎環保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