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韻潔
摘要:時代在發展,旅游業在進步。當前階段,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已經產生了質的變化,變得更加追求精神文明享受。鑒于此,旅游業的迅速發展也變得合情合理。如今,文化旅游產業逐步受到國家旅游業的大力支持以及人們的廣泛關注。客觀而言,文化旅游核心內容是以歷史文化為依據的一種新興旅游模式,筆者在本文中基于文化創意視角的文化旅游戰略應用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創新;文化旅游;戰略
引言:
平心而論,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人們逐漸改變了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向,在旅游業上的文化消費投入呈現穩步上升局面。現階段我國多個省份都將旅游產業設立成為支柱性產業。中國旅游資源異常豐富,所蘊含的巨大旅游潛力令人驕傲。但由于傳統旅游業的運作模式過于陳舊落伍,已經明顯不能滿足人們多元化、多樣化的日常旅游需求。據筆者調研,現階段人們的旅游主體需求已不再是觀看名勝古跡、風景風光,而是更加注重于旅游產業在文化以及娛樂上所帶來的精神體驗感。
一、文化創新對于文化旅游具有極為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社會生活的快節奏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受“兩點一線”的單一性、單調性生活環境的影響,人們的旅游需求欲望迅猛增強。客觀而言,現階段的文化旅游重點已經逐步轉移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產品、思想觀念以及價值觀等文化環境和文化理念上。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文化旅游能夠讓旅游者深刻體會旅游過程中所蘊含的較為深厚、有意義的文化內涵[1]。毫不夸張的講,文化旅游中所蘊含豐富多彩的娛樂內容、娛樂節目、娛樂精神能夠讓人們獲取更加愉悅的精神享受。和傳統意義上的旅游相比,文化旅游更能夠滿足人們在當今的需求特點。首先,文化創新讓文化旅游擁有更加豐富的服務性內容。眾所周知,我國幅員遼闊且蘊含豐富的旅游資源,但人們在當前的旅游主體需求已經不僅僅拘泥于美景風光,而是產生了文化體驗和休閑娛樂上的高階需求。顯而易見,文化創新能夠積極配合當地的各種旅游資源,并且以此為基準,增加了文化觀光以及民俗、民風等活動旅游內容的搭配,發展出一套適合當地的旅游生態,為旅游者提供了更舒心愜意的旅游感受。其次,文化創新對旅游產業寬度起到拓寬升級作用。我國的文化資源雖然儲備豐富,但就事論事的講,僅依靠一點點文化資源就想取得百年的發展極為不現實。企業在當前階段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更加重視用戶的體驗,正所謂“抓住用戶的心就抓等于抓住了市場”,旅游業與之相比當然也不例外。文化旅游可以滿足旅游者的潛在需求,不斷對旅游者的旅游體驗進行升級,在客觀上可以全面提高旅游服務的附加值,增強旅游業的經濟效益。
二、現階段我國旅游業在文化創新上存在的問題
據筆者調研,現階段我國旅游業在文化創新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具體情況如下:首先,在旅游要素的整合問題上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平心而論,傳統旅游業的核心內容都集中在觀光、娛樂、購物、住行上。這也導致了相當大的局限性,現階段我們應擴寬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思路和發展理念,將旅游業與商業、農業、文化以及自然等進行完美融合,建立起一個多元化、包容性強的產業鏈條。其次,旅游業的產業升級步伐有待加快。文化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體驗感的全面升級,我們繼續在完善旅游服務體系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旅游產品所具有的豐富文化附加值。與此同時,還應該考慮為不同旅游者們建立多樣化、立體化、全方位的服務等級和服務內容,讓旅游者體會多元化的旅游服務。再次,現階段我國的旅游產品在內容上創新度不強。雖然各級別的大小旅游景點雨后春筍般的涌現,但實際情況卻是,有特色和特點的景點鳳毛麟角。所謂的豐富旅游產品內容,就是要突出其自身應有的特色,而現階段我國旅游業的文化創新過程中的確缺乏這種特色。
三、文化創新有機融入文化旅游發展三大策略
(一)重視文化旅游產業
從廣義上講,現階段的文化旅游產業已經不僅僅是一項旅游事業,從某種意義來說更應該成為一項文化事業。筆者認為,文化部門和旅游部門這兩大兩部門之間必須應該正確認識文化創新對于現階段旅游業的真正意義所在,能夠站在區域發展的角度全心全意的為本地旅游發展獻計、出謀劃策,讓文化事業和旅游事業真正意義上的進行融合。以此同時,兩大部門還應該在政策上予以相互支持、相互協助,讓文化旅游事業能夠全面跟上本地經濟的發展步伐。此外,政府機關也應該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資金以及稅收上的支持,并且應該在土地使用方面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在資源整合以及文化宣傳上給予支持等等。
(二)創新改革機制和體制
毫無疑問,市場的力量不容忽視,在現階段的文化旅游發展上合理引入市場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文化旅游的創新性。據筆者調研,現階段我國的旅游事業中的文化旅游資源還是得不到較為深度的延伸與開發。為了能夠將創新精神有效融入文化旅游產業,我們急需要改變政府參與模式,讓市場成為文化旅游產業中的主導者,借助市場力量調動各種資源來創新資金流動的主要渠道。具體操作方式為:可以在所在地的旅游市場培養多出多個文化企業,優化這些企業的競爭格局和競爭環境,充分創新本地旅游內容以及旅游資源,力爭為本地旅游經濟做出杰出貢獻,形成一種正向的反饋機制,在體制上不斷增強創新性效果[2]。
(三)全力打造特色旅游集群
平心而論,不同的地域擁有不同的旅游特色。在發展文化旅游的同時,我們應對區域特色明顯的各種旅游因素進行充分的品牌建設,力爭建立起以當地特色旅游資源為絕對核心的多元化文化旅游產業。實事求是的講,無論是哪個旅游地區,只有拿出自己的特色,不斷提升自身品牌價值,才能不斷的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參觀游覽。舉個例子,成都是全國文明的“熊貓之鄉”,成都以大熊貓為核心,全力整合各種區域資源,建設起來豐富多彩的“熊貓粉絲文化”,形成了一套特色鮮明的完整旅游體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文化旅游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文化創新對旅游業的積極意義,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鉆研、不斷創新,力爭讓國家旅游事業的整體水平“更上一層樓”。
參考消息:
[1]馬琳. 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4.
[2]張旭. 基于文化創意視角的文化旅游戰略應用研究[J]. 文化學刊,2016(10):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