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
摘要: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的教學根本任務是為醫學界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德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在正等職業衛生學校中開展德育教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時,存在一些問題,筆者對當前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的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針對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教學情況,對加強其德育教育提出幾點改善措施。
關鍵詞: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有效措施
中等職業衛生學校是培養醫學生的搖籃,所以他們的職業到的素養和思想政治水平直接影響他們以后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不能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病人解除痛苦,以及發揚人道主義精神,這些都作為中等職業衛生學校近年來德育教育的重點工作。特別是新的歷史時期,一些醫療工作人員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影響,收受回扣、道德淪喪、不講醫德。在學生的教育中會出現打架斗毆、抽煙酗酒的不良現象。由此可見正等職業衛生學校中的德育教育不容樂觀,屬于學校的薄弱環節,是迫在眉睫要解決的問題。
一、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德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
由于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的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初中的時候就受到冷落,逐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學習的自主性更談不上。他們認為上職業學校就是學技術的,不需要學習文化課,更何況是德育的學習,在開展德育課程的時候,學生也是敷衍了事,所以德育的效果不是很好。
(二)德育的設施、師資、經費有待解決
有一些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的教學設施不夠完善,導致學生的德育教育不能順利的開展。德育教育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但是目前的學校中,只有理論的教育,缺少實踐的設施,因為德育的教育需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1]。教師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等都需要相應的教學設施,在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中,更沒有法治教育的場所、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以及社會公德教育場所。
師資力量薄弱,專業的、高職稱的教師匱乏,而且有一些教師只大專的學歷,本科以上的學歷比較少,教師的綜合素質比較低。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制約,大部分的經費都用于實驗課、基礎課和臨床課上面,很少在德育教育方面投入資金。
(三)學校的課程設置沒有到位
雖然國家針對中等職業衛生學校開設德育教育的課程規定了課時,但是有些學校缺少對德育教育的認識,不夠重視,把大部分的時間都安排為專業課,德育教育的課程想開就開,不想開就不開;還有一部分學校想讓學生提前完成學業去實習,只安排了少量的德育教育的課程;甚至有的學校直接不開設德育教育這門課程,設置更多的臨床課、基礎課,嚴重的違反了教育部門的規定;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德育教育這一課程,只是把課程局限在課堂中之中,缺少理論和時間相結合,沒有達到德育課程的教學目標。
(四)德育教育與其他學科教學相脫離
要想使學生全面發展,就要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的教育,各育之間相互聯系,德育作為教育的首位,但是也離不開智育和體育的教育,所以在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中,要將德育滲透到各科的教學之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一些教師沒有把這一點重視起來,覺得德育是思想政治老師的教學任務,與自己的學科不相關,導致德育在各科的教學中不能順利的展開,使德育教育在中等衛生職業學校中的成效不明顯。
二、解決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德育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發揮學生的注意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輕松愉快的環境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創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境。在中等職業衛生學校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將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實,讓學生學會學習,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其中,進而創造高效的課堂教學;在此同時,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下,有助于學生的思考和探索,讓學生的治理得到激發,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進行學習[2]。除此之外,教師機還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之所以學習德育的欲望比較低,是因為學生對德育的認識不夠充分,缺少興趣。所以,教師在德育教育課堂上,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教師在開展德育的教學時,不能只局限在課本中的內容,要把生活中實際例子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引入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有利于激發學生思考,從而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
(二)建立健全相關制度,樹立正確的德育理念
要想更好的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制度是保證。在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中,規章制度是德育教育工作落實的重要的保障,必須監督各項活動,以及完善制度,才有利于德育教育更有秩序,最終達到德育教育落實的目的。
(四)加強法制教育,提高守法自覺性
學生道德行為和道德情感的基礎是學生道德觀念的內在動力和思想基礎。有一些學生的不道德行為和錯誤的言行,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是非觀念,或者是對道德的無知所造成的,因此,教師要加強中等職業衛生學校的法制教育和道德規范教育,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和道德觀念的自覺性,把握正確的行為標準。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教育,主要是熱愛勞動、克服坤、誠實守信、艱苦樸素等觀念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五)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課堂的資源,發揮各學科的教育作用,教師通過《經濟與政治》、《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法律》、《哲學》等課程,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教他們如何做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4]。除此之外,在開展臨床和基礎教學時,也應該把德育的教育滲透到各科的教學中 ,教師既要重視知識的傳授,也要加強德育教育德滲透,不僅把德育融合在護理、內科、外科等臨床課之中,而且還要把德育 教育融合在語文、數學、物 理、化學、藥理、病理、解剖等公共和基礎課之中,教師在政治、思想、法律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會學生如何成為一名具有醫德的醫生,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同時,還提高了教師的育人觀念。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發展的背景下,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是社會的迫切需求,因此,在中等職業衛生學校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還要與德育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的思想道德素質,創設寬松愉快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相關的教育制度,充分利用教育資源,才能夠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醫用人才。
參考文獻
[1]陳俐伶. 淺析中等職業衛生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 文藝生活旬刊, 2017(11):254-254.
[2]王勵思. 中職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實施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處理[J]. 現代職業教育, 2017(24):192-192.
[3]張穎, 王艾奇. 中職衛生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J].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8(2):145-146.
[4]佚名. 職業素養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程中的滲透[J]. 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 2019, 55(1):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