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凱華
摘 要:新課程改革中明確提出了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要在學生尋求共同價值情感的時候,保持學生的個性,只有學生朝著個性化的態勢發展,美術教學才能具有創新性。本文從關注個體,點燃火種;創設情景,增強意識;開放思維,營造氛圍;師生互動,激發欲望四方面入手,探討了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練習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美術;個性化練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134-01
美術課堂中,學生的作業通常都是千篇一律,作品的內容以及繪畫的風格也是大同小異,學生在創作方面的想法比較直白簡單,很少有繪畫作品能夠讓人感嘆于他的創意。這就難免讓我想起自己求學時,當時的學習環境并不好,很多教學設備也不甚齊全,但老師常??滟澪覀兊睦L畫風格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然而當前的美術課程中,學生的獨創性想法被深深的隱藏,因此,本文對引導學生脫離陳舊老套的繪畫風格,重新展現出各自的特色與個性的方法進行了探索。
1.關注個體,點燃火種
每個學生的作品都值得教師的欣賞,因此教師應當逐步引導學生的美術學習,正確認識到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從而展現出教師的能動作用,進一步保證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例如,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在剛剛接觸繪畫時放不開自己的天性,在課堂練習時間也是遲遲不肯動筆,這時,我會溫柔的詢問學生怎么不畫畫呀,學生通常十分害羞地說不會畫。我先是通過表揚學生課前準備充分進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降低學生的緊張感,而后指導學生從簡單的涂色開始,將一頁白紙涂成彩虹的顏色。雖然只是簡單的涂色,但是學生可以接觸到多種顏色的顏料,學會怎樣開始下筆,逐漸獲得繪畫的自信心。這樣的繪畫方式不僅適用于白紙,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準備好單色的氣球,指導學生在氣球上畫出彩虹的顏色,激發學生大膽嘗試的想法。諸如此類簡單的教學小技巧,幫助學生走出學習美術的第一步,在學生心中點燃美術的火種。
2.創設情景,增強意識
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特點,同時也要意識到學生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孤島。通過群體中的互動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個體特色與群體合作能力,在加強學生課堂參與意識的同時,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師應當熟練運用創設課堂情景的能力與技巧,增強學生進行個性化練習的意識。例如,在開始學習美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在黑板上隨意發揮,畫出任意的圖形或線條,而后教師在學生隨意發揮的基礎上進行添畫。在一雙雙飽含好奇心的眼神注視下將雜亂無章的點或線轉變成可愛、有趣的水果或小動物,學生在感到驚喜的同時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動手練習。借著學生高漲的繪畫熱情,教師可以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白紙,讓學生在紙上展開繪畫,放開手腳大膽地進行創作。有的學生不知從何畫起,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手作為印模,在紙上畫出手的輪廓,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開展創作。如果有學生問教師自己畫錯了是否可以重新畫,教師要及時消除學生的顧慮,讓學生明白繪畫沒有對錯之分,使學生的個性被解放,作品也會更加有創意。
3.開放思維,營造氛圍
學生的思維被嚴格的固化是學生的作品大同小異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教師的一部分職責是及時地幫助學生打開那些束縛的思維枷鎖,可以通過一物多畫的方式開放學生的思維。例如,我在進行形象繪畫教學時,曾經用兩種繪畫方式向學生展示一種物體的形象。教師進行繪畫的示范作用是不可預估的,學生學習的內容不僅僅是教師的動作與線條,更是透過作品的思想與情感。教師應當明確自身的位置,用開放的心態與學生展開面對面的交流、心與心的溝通,從而用繪畫感染學生的思想,為學生創造開放、和諧的氛圍,學生的練習也會自然而然地變得更加具有個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優秀的繪畫作品與學生的個性化作品粘貼在教室的墻上,讓學生隨時感受到開放的氛圍,為學生的個性化練習提供環境資源。
4.師生互動,激發欲望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師生互動,并將其作為創設情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使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間產生共鳴,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在美術教學課程中,怎樣畫出結構復雜的物體是學生感到困擾的內容。例如,我在以自行車為例教學生進行繪畫時,并沒有將學生對物體的認知局限在目前自行車的形象上,而是讓學生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大膽地暢想一百年后的自行車會是怎樣的形態。剛開始學生可能并不適應這樣的想象,這時我會對學生的思路進行適當的引導。比如,自行車不僅可以在陸地上行駛,還可以在水中前行。這樣的拋磚引玉讓學生的交流一下子變得更加活躍。在我的啟發下,學生的思路變得更加開闊,每個人都大膽地進行想象,踴躍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設計。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我引導學生將想象中的自行車以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并且每一張作品都有著大膽的造型設計以及斑斕的色彩構成,學生將自行車的外形與結構展現的淋漓盡致。學生的大膽嘗試不僅僅體現在自行車上,而且會延伸到后續的諸多作品創作中。
總之,美術作業的創意與個性化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教師要意識到培養學生個性繪畫能力的重要意義,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個體特性為基礎,群體創作為載體,開放的課堂氛圍為助力,巧妙運用教學手法,讓學生感受到繪畫的樂趣與美術的魅力,在創作的同時發揮創造性的思維與想象力,在感受著愉悅的同時激發內心的力量,在練習個性化繪畫的同時用心靈感受美、創造美、表現美,進一步提高審美水平與個性化的創造能力。
參考文獻
[1]孫麗波,鐘武生.對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練習的探微[J].基礎教育論壇,2015(Z1)
[2]周紅葉.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個性化發展[J].教師,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