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 要:“尚善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尚善”的教育,讓每個人成為有善心、愛行善、更完美的人。因此,教師應結合新課程的改革,通過各種有效教學充分將尚善教育滲透于道法課程中,讓尚善品質滋養學生心靈,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尚善教育;立足生活;有效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142-01
“尚善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尚善”的教育,讓每個人的道德、身心、情感和智慧像水的品性一樣至善盡美,成為有善心、愛行善、更完美的人。作為一門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課程,道法課是對學生進行“尚善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而如何在道法學科中有效滲透尚善教育,筆者依據經驗粗談個人幾點淺見:
1.立足國情,注重尚善教育引領,增強學生意志行為
“尚善”教育分為“完善自我、行善他人、善行天下”三個逐步成長的過程,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學中教師應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如“愛國、敬業、友善”等準則有機滲透于道法課堂中。如在“少年有夢”中體驗愛國主義教育;在“感受生命的意義”中從敬業的角度引導學生認識在平凡中閃耀的偉大等。讓學生了解自己、了解家人、了解社會、了解世界,參與公共生活,具有公共意識,達到思想的升華和品德的內化,在“完善自我”的基礎上學會“行善他人”。因此,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貼近生活的情景教學,使學生主動地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一種需要。例如,學習《早睡早起》一課。“早睡早起”,是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是一種自覺能力,譬如上學“遲到”就有可能影響父母上班,趕路會忽略交通規則,甚至造成交通事故,也會因遲到影響班上老師同學上課,因此,“早睡早起”不僅是個人生活習慣,更是從他律走向自律法治意識的培養,體現《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本質屬性,讓學生從小培植“尚善”道治意識與行為能力。
2.立足教材,注重“善”文化滲透,引導學生“學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教師要善于結合道法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中蘊藏“善”元素,提升學生對尚善品質的認識。
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引經據典,增強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以民族精神豐富和提升自身精神世界。如學習《與人相處》,教師可以引入“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等名言警句,讓學生體會與人為善的重要性,認識到因為一點小摩擦與人口角乃至大打出手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學習棄惡揚善,行善他人。
從學生生活出發,關注學生內心世界,通過活動,把學生的道德認識與學生的體驗、感受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中的“善元素”所帶來正向積極的影響。例如,學習《做更好的自己》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與同學一起討論分享快樂,疏導情緒問題,如何更好地做自己。討論后教師再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引導點撥,讓孩子理解尚德的重要。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自己思考與分析問題,還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學習效果更好。
3.立足課堂,訓練“八能”,培養學生“善學”
“尚善課堂”旨在提升學生八項能力(善聽、善說、善讀、善寫、善問、善思、善創、善行),追求“完善自我,行善他人”的目標。課堂上教師可以改變傳統“先教后學,師講生聽”采取“先學后教,生學師導”的講授方法,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善學八能”知識。
(1)案例分析
教師給出生活中具體案例,讓學生分析對錯,了解為什么不對,應該怎樣做?比如,教學《做更好的自己》,教師可以讓學生談自己生活中開心的、不開心的事。教師引導他們討論不良情緒應該怎樣疏導,更好地做好自己?這樣,不僅讓學生自己思考與分析問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學生的“善說、善聽、善思”等能力還得到了訓練和提升。
(2)視頻觀摩
如學習《深深淺淺話友誼》,教師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為學生展示中外名人交友事跡,然后引申到日常生活中同學間的友誼,讓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所把握,使其對友誼加深理解,學會交朋友,進而提升尚善課堂八項能力。
(3)情境表演
表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歡笑中體會友善的具體含義。比如,春晚上的小品《扶不扶》就非常有啟發,讓人們在歡笑中深刻反思社會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利用課堂讓學生進行有益表演,在觀看中領悟,進而構建良好的德育氛圍,讓善聽、善說、善思、善創得到有效的學習。
4.課外延伸,融入生活,引導學生行善
尚善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要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道法課應該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讓學生走向社會,從自身實際出發,以實踐為載體,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
人的生命是求善的,“尚善”便是尊重人的生命發展規律。例如,學習《生命的思考》一課時,我們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出現的“不孝敬父母”、“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流浪貓狗要不要收養”等行為展開討論。這些例子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因此讓他們探討起來更加順暢,也容易滲透于他們的價值觀之中。從而培養學生善待生命、善待他人、善待生活的尚善品質。
總之,教師結合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將尚善教育滲透于道法課程中,讓尚善品質滋養學生心靈,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楊娟.在尚善行動中體驗“為善之樂”[J].課程教育研究,2012(12)
[2]劉靜.聚焦學科德育打造尚善課堂[J].現代教學雜志,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