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芳
摘 要:隨著珠心算實驗的進一步推廣,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要求也相對提高。本文以《五筆加減混合運算》教學為例,具體談談在珠心算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教學;珠心算;運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 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2-0147-01
《五筆加減混合運算》是《珠心算學習手冊(第三冊)》中的一節新授課。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珠算加減法的基本方法,并會進行五筆連加、連減運算,該內容新在混合運算需看清運算符號。看似簡單的珠算課,如何讓課平實而不枯燥,扎實而有提升,在預設和磨課中,我一直都很迷茫。如何巧妙通過珠心算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學生珠心算能力的同時,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呢?在后來的課堂教學中,我對某些環節進行了重新調整,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計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人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在《五筆加減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我以小豬佩奇的情境貫穿整課,喜歡的小動物、鮮艷的色彩、卡通的圖案讓學生產生學習的欲望,而且樂在其中。另外,在生動的學習情境中,我設計了多樣化的練習形式,如,看珠算比一比、聽珠算摘桃子、限時計算奪獎杯等,并且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每一關都設計了禮物,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枯燥的計算有了生機,被動的學習變得主動了,從而使學生真正愛上計算,逐步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
2.鼓勵開放性解題,發展學生運算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是多樣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多樣化。”在《五筆加減混合運算》例題教學之前,先根據喬治的不完全記錄“車上原來有21人,第一次上來15人,第二次上來26人”,讓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現在車上一共有多少人?”,巧妙地復習了三筆連加。通過佩奇的補充記錄“車上原有21人,第一次下車12人,上車15人,第二次下車23人,上車26人”,再次提出:“現在車上一共有多少人?”,從而引出新知—五筆加減混合運算。為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想辦法列出不同的算式,我在制作課件時,結合情境將已知條件分散呈現,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經驗,列出不同算式:21-12+15-23+26=27(人)、21+15-12+26-23=27(人)、21+15+26-12-23=27(人),雖然這三個算式結果相同,但在珠算過程中,撥珠方法上卻有所不同。通過深度開發例題,一方面讓學生加深了對題意的理解,掌握算式變化的規律,進一步鞏固加減法的含義,同時一題多撥,讓學生更熟練掌握撥珠方法,達到了珠心算課一題多練的目的,不僅提高了課堂訓練的密度,更主要的是發展了學生的思維。
3.合理選擇運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計算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板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加強口算,重視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確實我們的計算方法有很多,而珠算其實也是算法的一種。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任務,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在珠心算的教學中,也不應該只有珠算,我們應該融合其他的運算。在《五筆加減混合運算》教學中,進行珠心算基本功訓練后,我讓學生想一想,除了珠算,我們還學過哪些計算方法?讓學生了解我們學過的計算方法。在列出連加算式21+15+26,我沒有急著讓學生用算盤計算,而是讓學生估一估它的得數是多少?然后再用算盤撥一撥來驗證估得準不準。在例題教學的時候,通過后兩個算式的比較,讓學生猜一猜、估一估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是多少?在鞏固環節的“實撥比比”組 ①32+15+23+10+16,96-15-23-10-16;組②5+79-66-2+69,85-79+66+2-69;組③91+9-8+7+1,100-9+8-7-1,前兩組題讓學生先實撥再進行觀察,從而發現規律,在此基礎上出示第三組題目,讓學生根據發現的規律猜猜得數是多少,再用珠算驗證答案。這樣的設計,改變了以往拿到題目一味珠算的做法,不僅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又促進了學生珠算能力的提高。
4.適時引導觀察,培養運算習慣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培根說:“習慣真是一種頑強的巨大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生。”良好的習慣使人終身受益,不良的習慣貽害無窮。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習慣—學會觀察。如《五筆加減混合運算》例題的教學,做之前要學會觀察題目,追問幾個數,怎樣運算?通過和前面的連加比較,順其自然揭示課題。在研究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列出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通過觀察發現交換了運算的順序,但結果不變。在此基礎上,我又增添了一題21+12-15+23-26,與例題“21-12+15-23+26”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運算符號變了,結果會怎樣?通過觀察數據及符號的特點,發現其中變與不變的規律,讓例題更豐富。又如練習中的實撥比比,共三組題,我們可以讓學生觀察題目的特點,運算符號,運算數字,然后選擇合理的方法。通過前面兩組的題觀察發現,第三組題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來說,學生通過觀察能快速知道答案。
總之,珠心算教學不應該只是讓學生會撥算盤,技能的掌握才是最基礎的,也是最根本的,我們應該通過學生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最重要的學生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謝堯生.論珠心算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08
[2]魏振玲.優化小學珠算教學提高學生計算能力[J].甘肅教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