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鳳
摘 ?要: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的設計必須要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基于這一要求,啟發式教學理念的價值逐漸在教學活動中突顯出來。因此,本文將談一談應該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組織開展啟發式教學活動。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所謂啟發式教學,主要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客觀的身心發展規律,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毋庸置疑,這種教學思想不但十分符合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而且更加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啟發式教學的理念有更加準確的認識,并根據其要求采用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策略,以此來不斷對教學活動進行優化和完善,從而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優化導入方式,激發學習意愿
在啟發式教學中,重點強調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這也是組織實施啟發式教學的重要前提條件。為此,在進行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對教學活動中的環境氛圍進行完善和優化,這樣一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習過程的趣味性,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激發學生深入探究學習內容的意愿。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啟發式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飛向藍天的恐龍》是一篇科普文章,課文內容與恐龍有關。根據這篇課文的主題,我在進行課程導入時利用多媒體創設了教學情境,播放了一段紀錄片《恐龍星球》的視頻片段。這段紀錄片全面講述了南美洲、北美洲、歐洲、亞洲的幾十種形態各異的著名恐龍。在影片中,不但內容十分豐富,而且在制作方法上,采用了CG技術,利用這種技術手段,將大量與恐龍有關的古生物發現以一種更加直觀與生動的形式呈現了出來。最終,通過這些精彩絕倫的視頻片段,不但十分自然地引出了這節課主要的教學內容,而且使學生體會到了相關內容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在啟發式教學中,良好的新課導入方式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加強問題引導,啟發思維活動
正如前文所述,在啟發式教學的理念中,更加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最能夠突顯出學生課堂主體作用的方式,就是引導學生親歷知識探索的全過程,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性。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自主探索活動。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一定的問題對學生進行點撥。在問題的引導下,可以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從而促進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這樣一來,可以使學生取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效果。
以《爬山虎的腳》為例,在教學活動中,我利用以下一組問題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了探究:(1)閱讀文章第1節,哪些詞說明爬山虎長得十分茂盛?文中兩次提到了墻,這有什么意義?(2)文中哪些話表現出了爬山虎葉子的美呢?(3)閱讀文章3、4節,爬山虎腳的位置、顏色、形狀分別是怎樣的?爬山虎的腳在生長過程中出現了怎樣的變化?最后一句將爬山虎的腳比作蛟龍的爪子,這種表達方式有怎樣的效果?(4)這篇文章的題目為《爬山虎的腳》,為什么文中要對爬山虎的葉子進行大量細致的描述呢?(5)從作者觀察爬山虎的過程中,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能不能結合一些具體的句子來談一談自己的想法呢?接著,學生更加根據問題對文章進行了深入的閱讀,同時,學生也結合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其他同學進行了一定的交流與討論。最終,通過這種方式,不但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而且使學生在交流討論中對這篇文章的內容有了更加全面的思考與理解。
三、注重讀寫結合,拓寬思考范圍
實行啟發式教學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加準確的理解與熟練的掌握。因此,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課后練習的作用。而在語文學科中,讀寫結合無疑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練習指導原則,所以在完成課內文本的教學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布置一些讀寫結合的練習任務,這樣一來,可以通過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更加全面的鍛煉,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同樣以《爬山虎的腳》為例,這是一篇典型的說明文,文章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對爬山虎這種植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在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我重點引導學生學習了作者在文中使用的說明方法。完成這篇課文的教學之后,我根據文章重點布置了一個課后寫作練習任務,要求學生仿照這篇中的說明方法觀察和描寫一種植物。最終,通過這種練習方式,使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應在這種教學思想的指導下不斷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與完善,從而循序漸進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羅再玉.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啟發式教學[J].數碼設計(下),2019,(1):109.
[2]尤文建.新課程視角下小學語文啟發式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9,(4):30.